評論
近日,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的職工們吃上了院內的藥膳輕食套餐。該院膳食科將黃精、黃芪、玉竹、紫蘇等藥食同源的中藥材融入減脂餐,為職工及家庭健康飲食帶來新選擇,為健康膳食理念找到一個更有煙火氣的踐行方式。
近年來,我國居民整體營養狀況明顯改善,但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之處,主要表現為人均烹調油、鹽的攝入量偏高,奶類、大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不足。與之相對應的是,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聚焦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滿足健康飲食個體需求,以為指引,機關、學校、企業積極推進“健康食堂”建設,社會餐廳采用健康烹飪方式,家庭踐行健康膳食理念,各類探索實踐正促進“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吃動平衡、健康體重”等理念融入居民生活日常。
“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家庭餐桌”是傳播和踐行健康膳食理念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許多機關、企業成立膳食管理小組,聯合營養師精心設計食譜,為職工提供營養均衡的餐食。有的學校通過舉辦營養健康知識競賽、“小廚師體驗日”“健康飲食小標兵”評選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膳食行為和習慣。一些餐廳用清蒸、白灼、低溫慢煮代替油炸煎炒,保留食材本味與營養。同時,通過墻面健康標語、餐桌科普手冊、電子屏動畫等形式,將科學膳食知識宣傳融入顧客用餐全過程。許多家長向孩子傳授健康膳食知識,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
然而,健康膳食推廣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外賣、加工食品因便捷性廣受消費者青睞,健康餐食常被認為口味寡淡、缺乏飽腹感而不被選擇;偏遠地區缺乏專業營養師,老年人、留守兒童等群體難以獲取科學膳食知識。要改變這一現狀,仍需構建多方協同機制,加快推進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設,努力在“減鹽量、減油量、減添加”與“保風味、保文化、保營養”間找到平衡。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以麗水市中醫院的探索為借鑒,各機關、學校、企業可將專業營養知識轉化為職工、居民可感知、可參與的實際行動。例如,設立營養咨詢點,提供“一對一”膳食評估服務;設置“營養食譜展示臺”,陳列常見一日三餐模型,方便大家參照;推出“營養示范餐”,由營養師推薦標準化食譜等。如此,“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健康家庭餐桌”聯動,從保障一餐一飯的營養搭配、健康飲食做起,在煙火日常中促進健康膳食理念落地,讓“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張暄(媒體人)
編輯: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