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速的限速很高,大多都限速120km/h,但大家的速度依然有很大差別。有人能一直卡著限速跑,甚至有人長時間能達到130,而有人的車速連100都跑不到。其實短時間內保持車速很高并不算什么,一般人都可以做到,而最厲害的應當是平均車速很高的人。
一位老司機的實際經歷,總路程500公里,包含了二十幾公里的普通道路,其他都是高速,僅用了5個小時,說途中行駛的已經非常快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卡著120的最高限速跑的,有時還會稍微超速,5個小時已經很難突破了。那么500公里路程跑了5個小時,車速算快嗎?
如果沒有經過實踐的人來認為,車速是不快的,因為500公里用時5個小時,平均車速僅有100km/h,距離最高限速120還差很遠,所以這個用時不算短。但如果你實際跑過高速,并且計算過自己的用時就會深有體會,跑了500公里的路程,平均車速還能達到100,其實已經算是很快了。
跑過區間測速的都知道,在區間測速路段,想要超速其實并不容易,如果限速120,想要超速要長時間保持130以上才可以。高速行駛中,哪怕路上的車輛不算特別多,你盡可能的一直保持120的車速行駛,如果跑的路程較遠,其實平均速度連110也達不到。
這是因為高速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有很多情況需要減速,比如行駛中遇到了慢車并行,你就無法迅速超車,只能跟著行駛一段時間,此時的車速可能只有90。比如經過隧道、彎道、上坡等地方,限速本身就會降低,你也就不會一直保持120的車速。
高速上有時雖然車輛不多,但也時常會遇到扎堆行駛的車輛,也就是十幾或者二三十輛車擠在一起行駛,大家的速度都差不多,誰也超不過誰,但速度都是比較低的。如果經過這里,自然也要減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慢慢超越他們。如果整體車流量較大,比如免費的節假日期間,大家的車速都會整體下降,平均車速就更低了。
最耽誤時間的就是遇到有車發生交通事故,一旦發生事故,無論事故的大小,都要停下來處理,這樣很快就會造成堵車。就算處理事故時間很短,后方的車流逐漸積壓,也會導致比較長距離的堵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疏散,這就會讓車輛的平均速度大大下降。
比如你全程大部分時間是120,假設一個小時內有5分鐘堵車了沒有動,其余55分鐘都是120的車速,這樣的行駛狀況,整個行程過程中給你的感覺是很快的,用時應該也比較短,畢竟55分鐘都是120的車速,但經過計算,這一個小時的平均車速只有110。所以,有時自己感覺的車速快,只是一種錯覺,或者說在某一段時間內特別快,只要有低速行駛的時間,平均下來整體的車速就不那么快了。
高速上長途行駛,難免還要去一次服務區休息,哪怕不長時間休息,只是去一趟洗手間接著就走,最少也要耽誤十幾分鐘時間。還有比較耽誤時間的是走普通道路,限速都很低,最高限速80,大多都是60。這500公里的總路程有二三十公里的普通道路,在普通道路上行駛,要等紅燈,還要提防非機動車穿行的小路口,平均車速能達到40km/h已經算是不錯了。所以說,500公里的路程5個小時跑完,算是比較快的了,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和駕駛經驗也一定是比較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