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人、馬頭琴演奏家荀中華全新單曲《源》登陸各大音樂平臺。這首作品以“文化溯源”為核心主題,通過馬頭琴與現代編曲的交融,展現了對民族文化根脈的深情回望,引發業界與樂迷的廣泛關注。
深耕民族音樂,以創新傳承經典
作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吉林省馬頭琴學會理事,荀中華始終致力于將傳統民族樂器與當代音樂語言結合。此次發布的《源》,延續了他一貫的創作理念:以馬頭琴的蒼茫音色為基底,融入吉他、合成器等元素,構建出時空交疊的聽覺空間。歌曲開篇以馬頭琴獨奏模擬風掠草原的聲響,隨后漸進的電子節拍與弦樂鋪陳,象征著古老文明與現代社會的對話。
荀中華在采訪中透露:“《源》的創作靈感源于對‘文化基因’的思考。就像馬頭琴的琴聲能穿越草原千年,我們的民族文化也需要找到與當代人共鳴的表達方式。”這種理念在他過往作品中亦有體現,如為松原市創作的《松原力量》,便以馬頭琴與Rap結合展現地域活力,累計播放量已突破5000萬次。
歌詞哲思:在旋律中追問“何處是歸處”
歌曲的歌詞以“圓”為隱喻,勾勒出對生命本源的探尋:“每個人都是一個圓/在原地打轉/這世界就是一個圓/從不會停下”。荀中華用“圓”的意象串聯起個體與宇宙的關系,副歌部分“前行萬里也要明白源自哪里來”的吶喊,更被樂評人解讀為“對文化認同的現代性詮釋”。
值得關注的是,歌詞中“枝椏漫天果實累累/卻沒了根莖的香味”等句,暗含對文化傳承斷層的反思。荀中華表示:“現代人常在快節奏中迷失,但文化之根始終在血脈中。創作《源》,是希望用音樂喚醒這種記憶。”
樂壇反響:民族音樂現代性的新探索
《源》上線后,迅速引發音樂界熱議。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李明輝評價:“荀中華突破了傳統民樂的敘事框架,用世界音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這種探索極具價值。”樂迷則稱其為“2025年最動人的文化尋根之作”,有聽眾留言:“當馬頭琴遇上電子音效,仿佛看見古老圖騰在數字時代重生。”
此次發布恰逢荀中華籌備中的“溯源”巡回音樂會,該演出將以《源》為主線,結合全息投影技術還原草原、沙漠等文化場景。荀中華透露:“音樂會不僅是視聽盛宴,更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教育,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讀懂民族音樂背后的文明密碼。”
關于荀中華
荀中華,中國當代民族音樂代表人物,兼任吉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松原市音樂舞蹈家協會副秘書長。其作品涵蓋歌曲、影視配樂、音樂劇等領域,代表作《神奇的烏蘭敖都》《查干湖祭湖詞》等多次獲省級“五個一工程獎”。2025年,他憑借單曲《松原力量》獲“全球華語金曲獎”最佳民族融合創作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馬頭琴演奏家。
歌曲《源》聆聽平臺:網易云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