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擊斃一名哈馬斯成員,就有3名平民陪葬。”這是以色列軍方罕見承認的“附帶傷亡”比例。而加沙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沖突爆發以來,已有53,939人死亡、122,797人受傷,相當于每天有超過200條生命因為戰爭死去。
如今,以軍宣布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控制加沙75%的土地,并強制遷移200萬平民至三個“集中區”。這場被國際社會譴責為“種族滅絕”的軍事行動,正將加沙推向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深淵。
而在加速這一慘劇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以色列的新任總參謀長。自從扎米爾上任以后,以色列國防軍的戰術有了根本上的變化。
第一,火力全開,摧毀一切。以軍放棄了過去相對克制的定點清除策略,轉而使用大規模轟炸、鉆地彈和重型火炮,集中打擊哈馬斯的軍事設施、行政據點及地下隧道網絡。僅在3月18日恢復全面行動后的兩個月內,以軍已控制加沙40%的土地,并計劃將這一數字提升至77%。
第二,遷移平民,切斷命脈。通過強制遷移平民、封鎖人道主義通道,以軍試圖徹底瓦解哈馬斯的群眾基礎。加沙媒體辦公室指出,以軍通過“地面推進+空襲+強制驅逐”的組合拳,迫使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而所謂的遷移“三大集中區”:北部的加沙城、中部的難民營和南部的馬瓦西地區,實際是資源匱乏、基礎設施崩潰的“露天監獄”。以軍控制通道后,平民無法獲得足夠的水、食物和醫療物資,疾病與饑餓正在加速死亡。
第三,經濟絞殺。以色列與美國合作建立“獨立援助站”,繞開哈馬斯分發物資,直接削弱其財政能力和治理合法性。這種“去哈馬斯化”的終極目標,實則是將加沙變為一個完全依賴外部控制的“安全真空”。
以軍說“戰爭不會沒完沒了”,可他們的行動早就超出“反恐”的范圍了。聯合國的數據表明,加沙有 60%的建筑都被毀掉了,發展水平一下子倒退了 69 年。包括學校、醫院、還有難民營都成了轟炸的目標,這場戰爭的性質已經變成所有平民被“集體懲罰”!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在當地時間 25 日下午發布消息說,在過去的 24 小時里,加沙的醫療機構接收了 38 具遺體和 204 名傷員,這里面 70%都是婦女和兒童。一名無國界醫生組織的成員透露:“我們沒辦法,只能用醋給傷口消毒,因為藥品早就用光了。”
盡管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一起警告以色列“將面臨嚴重后果”,但是除了嘴上說說譴責一下,實實在在的制裁根本就沒出現。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雖然威脅要暫停和以色列的軍事合作,但是美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還在不停地送過去——雖說特朗普政府暫時推遲了部分炸彈的交付,但是像“鐵穹”系統這類關鍵的防御武器一直就沒斷過。
美國一邊承認“以色列使用美制武器殺害平民”,另一邊繼續提供軍援。這種“既當裁判又當幫兇”的姿態,連民主黨內部都批評其“虛偽至極”。特朗普任第一任總統時期的“亞伯拉罕協議”,強行推動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卻完全忽視巴勒斯坦問題,是直接導致本輪沖突爆發的原因。拜登想要重新啟動“兩國方案”,但是在內塔尼亞胡強硬的立場面前,這個倡議已經成了一句空話。
美國既無法約束以色列,又無力調解地區矛盾,盡顯美國在國際話語中的衰退本質。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公然嘲諷:“哈馬斯愛拜登”——這句話赤裸裸地揭示了美國影響力的崩塌。最硬還要屬胡塞武裝,自巴以沖突以來,他們就頻繁使用導彈和無人機在紅海等水域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只,并不時對以色列陸上目標發動襲擊,以施壓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加沙帶的軍事行動。
面對加沙慘狀,法國、愛爾蘭等國推動歐盟審查以軍行動合法性,而德國、奧地利仍堅持“以色列自衛權優先”。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帶頭在聯合國呼吁停火,并指控以色列違反《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全球大學生抗議浪潮席卷歐美校園,要求切斷與以色列的學術和商業聯系,“抵制、撤資、制裁”(BDS)運動獲得空前支持。
然而,這些行動能否轉化為政治壓力?歷史給出了悲觀的答案:2014年加沙戰爭造成2,200人死亡,國際社會同樣“強烈譴責”,但以色列未受任何實質懲罰。
當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平民時,西方迅速祭出制裁;但以色列的“無差別轟炸”卻被美歐默許。這種“選擇性正義”正在摧壞全球治理的合法性。以色列以“二戰受害者”身份立國,卻對巴勒斯坦人實施近乎相同的壓迫。歷史是否會記住,2025年的加沙是一場“西方文明”默許的浩劫?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說:“加沙正在成為兒童的墳場。”當5萬亡魂的哭喊穿透地中海的波濤,人類是否還有資格自詡“文明”?答案或許藏在每個旁觀者的沉默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