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軍近日表示,在新一輪針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中,以軍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控制加沙地帶75%的面積。以軍目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該地區再度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那么,以軍為何如此肆無忌憚地在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
從40%到75%
以軍行動有何目的?
自3月18日以軍恢復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軍事行動以來,以軍目前已控制加沙地帶約40%的面積。根據計劃,以軍將在未來兩個月內控制加沙地帶75%的面積。軍事觀察員牛新春認為,以軍此次行動的目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牛新春:
首先,以色列要摧毀哈馬斯修建的地道、武器庫等軍事設施,通過向哈馬斯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其接受當前的臨時停火協議。
其次,以色列要實現徹底消滅哈馬斯的戰爭目標。以色列以往只是定點清除哈馬斯的戰斗人員,但從3月18日開始,以色列的策略轉變為進攻并占領加沙地帶,徹底消除哈馬斯重返加沙地帶的可能性。
臨時停火協議能否落實?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近日表示,以色列方面將同意釋放部分被扣押人員以換取臨時停火,之后再就全面停火協議展開談判。威特科夫敦促哈馬斯方面接受該協議。牛新春對這一臨時停火協議的未來前景進行了分析。
牛新春:
首先,以色列與哈馬斯的關鍵分歧在于“永久停火”問題。以色列認為在徹底消滅哈馬斯之前不可能實現永久停火;而哈馬斯則要求必須達成永久停火,因為這是其生存的前提條件。因此,即使此次達成停火協議,雙方也將基于各自立場作出不同解讀。
其次,如果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臨時停火,雙方都需作出妥協和讓步,這必然會在彼此內部引發爭議。所以目前雙方還很難作出決定。
國際輿論
會影響以軍行動嗎?
以軍目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導致該地區再度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國際社會普遍呼吁以色列停止新一輪軍事行動。對此,牛新春認為,盡管國際輿論譴責以軍行動,但并未對其產生實質性影響。而以色列政府從政權穩定等角度考慮,將會繼續展開軍事行動。
牛新春:
以色列政府堅持在加沙作戰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目前以色列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堅決要求繼續消滅哈馬斯,否則內塔尼亞胡政府將面臨執政危機;二是以色列國內仍有部分民眾堅決要求把“徹底消滅哈馬斯”放到第一位,把解救被扣押人員放到第二位。
在國際層面,以色列目前承受的只是象征性的政治壓力,尚未面臨實質性的經濟和軍事壓力。例如,美國雖已開始私下批評以色列,但未采取經濟或軍事制裁措施;英國也只是暫停與以色列的自由貿易談判。總體而言,美歐對以色列的制裁措施尚未落實,因此不會影響以軍目前的行動。
原標題:《以軍為何肆無忌憚?》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來源:作者:央廣軍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