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前幾天對外展示了5.7空戰以后在其境內撿到的巴軍發射導彈,印方有人說這枚霹靂-15導彈是一枚未能爆炸的啞彈。以此暗示中國生產的空空導彈可靠性不高。
印方給出的理由是,當時撿到了多枚霹靂-15導彈的殘骸,很多殘骸的外表幾乎無損,也沒有爆炸碎片,因此很可能是未爆的啞彈。
其實印度人瞎扯彈了,這并不是霹靂-15的未爆啞彈。
印度人可能不知道,空空導彈的戰斗部并不在導彈的尖頭部位,而是被藏在彈體中部。先進空空導彈都采用定向戰斗部,爆炸時破壞威力能橫向擴散,形成最大殺傷范圍。
霹靂-15的戰斗部采用了一種很先進的離散桿結構的定向爆破戰斗部,爆炸以后,炸藥轟爆波會橫向推動上百根重金屬離散桿膨脹成為像鋸條一樣的圓環,將敵機攔腰“切碎”。
下面這張圖片是被離散桿戰斗部攔腰切成兩截的美軍F-16“戰隼”戰斗機,由此可見離散桿戰斗部的巨大威力,以及可怕的破壞力。
直接切斷敵機的連續桿戰斗部,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由于以往防空導彈/空空導彈使用的爆破式戰斗部打擊高速戰斗機的效果一般般,攻城獅們就發明了一種“飛行的大鋼鋸”———連續桿戰斗部。
就是把戰斗部的破片加工成一根連續的鋼條,然后緊密地纏繞在炸藥柱上,就像是一根連續的曲尺那樣排列。
當導彈接近目標時,激光或無線電近炸引信會控制炸藥起爆,在敵機的附近爆炸。戰斗部外部纏繞的這根連續的鋼條破片會在炸藥爆炸能量推動下擴張成一個直徑十幾米的大圓環,這個高速飛行的破片環,能像鋸子一樣將飛機切開,甚至直接將敵機一切兩截。
與破片戰斗部相比,連續桿戰斗部賦予鋼環更多的動能,不用過多依靠沖擊波,非常高效。對敵機造成的毀傷,要比純爆破破片式戰斗部大得多。
連續桿戰斗部還有個厲害的能力,那就是可以持續損傷。敵機被擊中后,即便沒有斷裂,但是巨大的撕裂破口足夠讓飛機在強大的氣流和振動作用下解體。
再后來,攻城獅又發明了殺傷力更強的斷續桿式戰斗部(也稱為離散桿戰斗部),桿與桿是分開的,不過仍然呈環狀排列。就是所有鋼條破片都不連接在一起,但還是緊密纏繞在藥柱上,戰斗部爆炸以后會形成一個非連續的破片圈,毀傷和打擊效果更好。
離散桿戰斗部既保留桿形破片的切割效果,又加大了殺傷范圍。可以有效地提升對目標的毀傷概率,真的是一把飛行的大鋼鋸。
這種橫向轟爆對于導彈尾部的影響很小,而且沒有破片打擊,再加上當時空戰時印軍重點打擊了靠近機場準備降落的“陣風”戰斗機,霹靂-15導彈就像如來之掌一樣從天而降,在低空將陣風戰斗機擊落,因此能夠在地面上拾到較完整的尾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