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意味著光明,每一盞燈都如同夜空中的星,那是燈光,更是星光指引著前行的方向。一盞小小的路燈,不僅能照亮回家的路,更能成為凝聚民心的紐帶。2022年起,鄭州慈善總會遵照黨中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積極實施“曙光行動光亮鄉村”公益慈善項目,為鄭州市各開發區、區縣(市)缺少夜間照明設備的山區、偏遠農村免費安裝太陽能路燈,以改善村民夜間出行條件,為鄉村振興貢獻慈善力量。
“曙光行動光亮鄉村”在鞏義啟動
2022年8月27日,“曙光行動光亮鄉村”公益項目在鞏義啟動,在鞏義市南部山區開展試點。項目首次共為兩個行政村捐贈安裝路燈173盞,其中小關鎮南嶺村108盞,康店鎮楊嶺村65盞,所捐路燈的施工、安裝交付及后續5年質保服務全部免費,共惠及兩個行政村1200余戶4442名村民。村民夜晚活動、出行照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備受歡迎。
“這次捐贈的路燈,如同給我們這個山村戴上了一條美麗的項鏈,帶來了真切的光明、溫暖,使所有村民看到了真情善意。我們將會管理維護好路燈,讓這份光明長久地發揮效能,讓村民長久受益。”捐贈現場,小關鎮南嶺新村支部書記李國振如是說。
南嶺新村作為省級脫貧村,目前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和慈善組織的幫扶下,村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這兩個村的試點也得到有益啟示,一是公益慈善組織在資金使用上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是助力鄉村振興、參與社會治理、為民辦實事的成功實踐;二是傳播慈善文化多了一個有效方式。
萬盞路燈照亮百村!“曙光行動 光亮鄉村”在行動
2023春節來臨之際,鄭州慈善總會“曙光行動 光亮鄉村”公益項目為鄭州市所轄的新鄭、新密、滎陽、登封四市的5個行政村免費安裝390盞太陽能路燈。這年冬季里,朔風冽冽,降了一天的大雪,公益項目的施工安裝人員和志愿者克服大雪嚴寒和春節放假的影響,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這390套太陽能路燈已全部完成安裝投入使用。當夜幕降臨,當一盞盞路燈亮起,照亮了村間小路,也照亮了村民的心。
2023年鄭州慈善總會加大“曙光行動 光亮鄉村”項目實施力度,在各開發區、區縣(市)慈善會的配合下深入鄉村調研、測量,實地走訪了十六個區縣(市)近80個村社,平均每周要測量一到兩個村社,有的鄉村比較偏遠,項目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克服困難,堅持“不留死角”,走遍每一個目標村(社),最終出色完成任務。2023年“曙光行動 光亮鄉村”公益項目分批次為鄭州市所轄的新鄭市、新密市、滎陽市、登封市、鞏義市、中牟縣和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惠濟區的80個村(社)安裝7212盞太陽能路燈,投入資金760余萬元,路燈不僅照亮了道路,也照亮了百姓的心,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以項目為抓手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鞏義市河洛鎮南河渡村是邙嶺上的一個小山村,村內溝壑縱橫,道路曲折起伏,原有的照明設施老舊,多已損壞,夜晚漆黑一片,無法滿足群眾出行要求,特別是關窯里溝、鳳凰溝、池溝等自然村位置偏遠、人煙稀少,公共區域缺少照明,村民的出行安全成為問題。村兩委雖早已將更新路燈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但因資金缺乏一直未能實現。2024年春節前,項目人員頂著嚴寒親自到村里進行調查摸底和實地勘查,決定向南河渡村捐贈60套太陽能路燈并于第一季度全部安裝完畢,做到全覆蓋。太陽能路燈白天利用太陽能充電,傍晚感應到光線暗淡自動開燈照明,不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便利了群眾夜間出行,老百姓在看到路燈安裝后紛紛點贊。 一盞盞路燈,照亮一寸寸土地,方便了一方群眾,更溫暖了一方民心,“小路燈”照亮的卻是群眾的“民生路”“幸福路”。
截至2024年底,“曙光行動光亮鄉村”公益項目已分批為101個行政村安裝8806盞太陽能路燈,投入資金964萬元,大力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提升了居民幸福安全指數。
“曙光行動·光亮鄉村”拉進了慈善組織和農民群眾的感情,也用慈善力量補充農村發展中的短板,是一項惠民善政的民心工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公益慈善事業。下一步鄭州慈善總會將推廣項目經驗,號召社會各界融入,合力支持,一起為鄉村送去光明,助力鄉村振興,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貢獻慈善力量,為“出彩河南”建設增光添彩。(張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