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地區(qū)深居亞歐大陸中部,沒有一個臨海的國家,水資源卻實非常豐富。同我國為鄰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的伊薩克湖蓄水量之多,長江也難望其項背,是中亞地區(qū)最大的永久性水庫。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在歷史上這座湖泊曾是歸屬于我國,后被沙俄割占,自此與中華故土分離。即便蘇聯(lián)解體,吉爾吉斯坦獨立,伊塞克湖也跟中國沒有關(guān)系了。
吉爾吉斯的藍眼睛
吉爾吉斯斯坦地處中亞東北部,國土面積20萬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高山國家,平均海拔為2750米,9成的領(lǐng)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4成以上的地區(qū)超過3000米,三分之一地區(qū)海拔3000至4000米。在這個高山之國,從四面八方,幾百條河從山巔流下,匯集溝谷,形成數(shù)不清的湖泊。從太空望去就好像是鑲嵌在溝谷地上的一串串珍珠。而吉爾吉斯斯坦湖泊項鏈上最珍貴的一顆綠寶石就是伊塞克湖,有吉爾吉斯的藍眼睛的之稱。
伊塞克湖位于吉爾吉斯斯坦東北部,南面是天山山脈,北面是昆蓋爾山脈,這個高山湖泊就在南北兩大山脈之間地殼結(jié)構(gòu)形成的凹陷處。伊塞克湖湖面海拔高達1608米,水面面積為6236平方公里,是全球第二大的高山大湖,僅次于南美的的喀喀湖。
根據(jù)地質(zhì)測量,伊塞克湖東西長度為178公里,南北最寬處為60公里,平均深度為278米,最深處達668米。湖水填滿了天山山脈和昆蓋爾山脈之間的巨大凹坑,總蓄水量達1.73萬億立方米,相當(dāng)于長江每年徑流量的1.7倍,是三峽水庫總庫容的45倍。
就湖泊蓄水量和深度而言,伊塞克湖居世界高山湖泊的首位。雖然伊塞克湖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淡水湖,但是湖水含鹽量很低,約為0.58%,處理之后可以飲用或用于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景色優(yōu)美的度假勝地
在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上千個湖泊當(dāng)中,伊塞克湖是最具有經(jīng)濟價值的湖泊,它是天然的療養(yǎng)勝地。這座湖泊周圍是海拔在4000多米的群山,山頂常年積雪,銀色雪峰,美得出奇。湖水冬天不結(jié)冰,甚至直到深秋還可以游泳。湖水溫度夏天為24℃,冬天在4℃左右。伊塞克湖湖水是溫水,而且湖水沒有污染,特別是這個湖的湖水還有礦化作用,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鹽類,具有良好的礦泉浴療條件。
如今,在湖邊建起了許多供療養(yǎng)居住的別墅,有許多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所、夏令營和其他醫(yī)療保健和旅游場所。成為與克里米亞、高加索、波羅的海沿岸齊名的大型天然療養(yǎng)避暑勝地。
伊塞克湖不僅可以通航,還是大型漁場。有幾十條河匯入這個湖卻沒有一條河流出。在流入伊塞克湖的河口、湖灣和湖邊洼地,都是湖魚產(chǎn)卵的理想場所。這里魚類繁多,珍貴的品種有淡水鮭魚、各種鯉魚以及最名貴的是鱒魚。這里的鱒魚從亞美尼亞的塞凡湖引進,在塞凡湖中最大的鱒魚不過50厘米長,而遷到伊塞克湖的鱒魚卻長成大個子,漁民們經(jīng)常在這里撈出1米或更長的鱒魚。
追根溯源,在古代,伊塞克湖原屬中國,古稱特穆爾圖淖爾、圖斯池、熱海、清池。1864年10月,沙俄強迫清朝簽訂了《勘分西北界約記》,這個條約清朝被割讓了44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其中就包括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的直線距離到我國新疆只有100公里,如果這座湖泊還在中國,對于我國新疆而言絕對是無價財富。哪怕引出百分之一的水源到沙漠,也能開墾出上億畝耕地,保障國家糧食供應(yīng)安全。水源足了,新疆也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可惜,這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