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娥皇在漁郡的一系列惡行被魏劭查出來后,弟弟蘇信被魏劭處死,蘇娥皇也被魏梁割去了鼻子。蘇娥皇的牡丹花鈿,魏劭也早就知道是她自己畫上去的,只是沒有點破而已。
當時,魏梁等人都要求處死蘇娥皇,但魏劭沒有答應。
魏劭為什么沒有答應呢?
因為薛泰的五萬大軍是忠于蘇娥皇的,魏劭要是處死了他,薛泰肯定會進攻巍國的。同時,巍國的一大部分軍隊都去修永寧渠了,短時間內很難集結大軍作戰。
蘇娥皇可不為天下百姓考慮,她只想著復仇,她只想著踏著魏劭小喬的鮮血,一雪前恥。
其實,蘇娥皇的屈辱都是她自找的,魏劭和小喬始終善待她,給了她足夠的空間和面子。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都是這樣,一旦自己的欲求和執念受阻,他們考慮的從來不是反思自己,反而是歸咎于別人,瘋狂攻擊撕咬使自己欲求執念受阻的外部世界。
被巍國驅逐后,蘇娥皇帶著薛泰來到了良崖國,她同劉琰結成了戰略同盟,試圖一舉踏平焉州和巍國。
劉琰雖然是弒父弒弟的嗜血梟雄,但他是真心想娶蘇娥皇為妻的。
但是,蘇娥皇只想鼓動劉琰進攻辛都和磐邑,她好帶領薛泰和五萬大軍襲擊巍國都城漁郡。
劉琰大軍出動,通過廉城和嘯岡之間的暗道,突然拿下了嘯岡,直逼磐邑。大戰已經開始,魏劭安排魏梟守衛漁郡,魏梁率軍進軍廉城,他自己帶領魏渠魏朵和公孫羊去支援磐邑。
良崖國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魏劭只有三萬人,為了解磐邑之圍,小喬來到博崖,求大喬讓比彘率軍支援魏劭。可是,大喬害怕比彘寡不敵眾,拒絕了小喬的請求。
無奈之下,小喬只能帶領五百魏府府兵,在磐邑外烏澤阻斷水源,以水淹虛勢來阻擋良崖軍隊。
好在良崖國的林將軍對劉琰弒父奪位不滿,在小喬的勸說下,選擇了撤軍。不然的話,不但小喬會落入良崖軍之手,魏劭也會大敗。
博崖地處焉州、良崖國、巍國三方邊境的交叉地帶,這種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能左右戰局的重大籌碼。
在當時的形勢下,只要比彘出擊救援,劉琰必敗。假如比彘不出擊的話,一旦劉琰擊敗魏劭,下一個就是博崖,這就是唇亡齒寒的道理。
可是,已經懷孕的大喬,心里只有比彘的安危,根本就看不懂大形勢,她的格局,比小喬差得可不是一個數量級。
喬慈參加完鹿驪大會回到博崖時,因為巍國沒有邀請比彘,因為小喬魏劭都沒有提到比彘,大喬惱了,對喬慈丟下一句冷冰冰的話,起身走了。
其實,無論是大喬的娘家焉州,還是巍國,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公開承認博崖的做法是對的。
要是喬魏兩家都公開承認接納博崖的話,一旦劉琰發起攻擊,他首先要打的,肯定是博崖,并且還得是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好消除進攻磐邑的后顧之憂。
比彘就是力大無窮和武藝高強,他身邊也沒有戰略級的軍師參謀,什么事情都是聽大喬的。
這次要不是小喬從良崖國林將軍處打開突破口,一舉扭轉戰局的話,估計比彘會被消滅,大喬也會被良崖軍擄走。
小喬在磐邑外烏澤時,河對岸良崖軍林將軍的副將,對小喬已經饞得快按捺不住了。
大喬要是被良崖軍擄走的話,后果簡直不可想象。
就算良崖軍不會對大喬做什么,已經快要失心瘋的蘇娥皇,也會把對小喬的怨恨轉嫁到大喬身上。
大喬拒絕了小喬后,她什么也沒有告訴比彘。
大喬拒絕比彘支援魏劭,除了上面的事情外,可能與她的心態也有關系。
大喬是焉州主公喬越的親生女兒,卻只有博崖這個巴掌大的地方,并且她和比彘的婚姻,一直沒有得到喬家的正式承認。
相反,替她出嫁的小喬,卻成了萬人擁戴的巍國女君。
這樣的反差,換誰心里都不免心里酸溜溜的。或許,大喬內心最深處,甚至可能有故意不讓比彘援助魏劭的想法吧。
魏劭垮了,小喬倒了,大喬酸溜溜的心,就能平衡了。
當然了,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罷了,大喬內心可能就是單純害怕比彘出事而已。
后來,大喬被父親喬越出賣,成了劉琰的人質,劉琰用她來逼迫比彘和魏劭決戰。
最后,為了比彘,大喬從城樓一躍而下,從此香消玉殞。
大喬和比彘能有博崖這塊落腳地,當初都是小喬的安排,可是到了關鍵時刻,大喬什么都忘了。
她和她的父親喬越,直到最后,格局都沒有打開。
《折腰》中有四個無腦女配,分別是鄭楚玉、朱夫人、蘭云和大喬,鄭楚玉、朱夫人和蘭云雖然無腦,但她們仨多少還懂些計謀,像大喬這樣純粹的傻白甜,在《折腰》中,可是唯一一個。
大喬的最終結局雖然讓人惋惜,但的確不太值得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