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驚雷!18歲的黃多多,黃憶慈,正式官宣踏入光怪陸離的電影圈,而她的首秀起點,足以讓內娛所有正在攀爬的小花們倒吸一口涼氣,甚至瑟瑟發抖!
她的首部電影作品,名為《人魚》,操刀這部影片的導演,是程耳。
程耳何許人也?在電影圈,他或許不是最高產的,但絕對是“品質”與“格調”的代名詞。迄今為止,他執導的長片電影僅有兩部,但每一部都擲地有聲:一部是匯集了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等實力派巨星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將舊上海的風情與詭譎展現得淋漓盡致;另一部則是集結了梁朝偉、王一博、周迅等頂級卡司的《無名》,在諜戰的迷霧中刻畫人性弧光。
即便是配角,也星光熠熠,其作品的“含金量”與導演的“號召力”,不言而喻。
而程耳導演的這部神秘新作《人魚》,主演陣容更是堪稱豪華頂配:風頭正勁的頂流王一博,文藝與實力兼具的大花湯唯,赫然在列。而黃多多,這位年僅18歲,此前并無大銀幕表演經驗的新人,直接出現在了演員表的第三位!
18歲黃多多攜《人魚》出道,程耳+頂流+大花保駕,內娛小花們慌沒
這是什么概念?沒演過戲,一出手就是名導巨制,直接與頂流小生、影后級大花同臺飆戲。這塊“驚天巨餅”,別說初出茅廬的新人,就連在圈內摸爬滾打多年的85花們,恐怕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頂級資源。消息一出,全網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驚嘆、質疑、羨慕、猜測,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
“憑什么?”這或許是大多數網友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一個剛成年的星二代,如何能被如此“豪橫”地捧上如此高位?
有趣的是,在黃多多進軍影視圈的新聞霸占熱搜的同時,另一個話題也悄然升溫,并迅速獲得了網友們的“心領神會”:黃磊,你這深藏不露的資源和人脈,才是真正的“王炸”啊!
外人眼中,黃多多是“出道即巔峰”,仿佛幸運女神格外垂青。但鮮為人知的是,為了這一刻的“空降”,她的父親黃磊,在背后默默鋪墊了多少年,織就了一張怎樣龐大而堅實的關系網。
黃磊讓女兒試水演藝圈的意圖,早已不是秘密。回看黃多多的成長軌跡,你會發現,她的每一步,似乎都經過了精心的策劃與鋪墊:
5歲,稚嫩的她便出現在父親黃磊主演、賴聲川執導的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的舞臺上,感受戲劇的魅力。
8歲,她為動畫大片《冰川時代》擔任配音,初步接觸影視制作的幕后。
12歲,在“國民MC”何炅的提攜下,她主演了賴聲川導演的另一部話劇《水中之書》,一連數十場的演出,無疑是對她舞臺表現力的絕佳鍛煉。
頂級話劇名導親自指導,國內最頂尖的主持人保駕護航,當同齡的孩子還在書山題海中奮戰時,黃多多已經在業內大佬的言傳身教下,積累了遠超同齡人的舞臺實戰經驗。
這背后,黃磊的人脈圈子起到了關鍵作用。何炅與黃磊是娛樂圈人盡皆知的多年摯友,而賴聲川與黃磊的關系亦非同一般。如今已成為文化名片的烏鎮戲劇節,黃磊正是核心發起人之一。
通過這個平臺,黃磊不僅鞏固了自己在話劇藝術圈的地位,更與賴聲川、孟京輝等戲劇大師建立了常年深度的合作關系,《水中之書》便是這合作鏈條上的一環。
在教育投入上,黃磊同樣不遺余力。坊間早有傳聞,為給黃多多提供最優越的教育環境,黃磊斥巨資在名人云集的順義購置豪宅,只為陪讀。
黃多多就讀的是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每年學費高達30萬元,學校課程中就包含戲劇等豐富的藝術門類。年僅12歲時,黃多多就能獨立改編契訶夫的經典劇作并執導舞臺劇,這樣的藝術實踐與視野,早已將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后。
近年,黃多多遠赴美國留學,據傳她選擇的是以電影專業聞名遐邇的紐約大學——這所學校,恰好也是華語電影界泰斗李安的母校。一切似乎都在為今天的“一鳴驚人”做準備。
時間撥回到2021年,程耳導演的《無名》開拍,黃磊在片中客串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色。鮮為人知的是,程耳與黃磊同為北京電影學院的師兄弟。當年黃磊在北電留校任教時,程耳還是導演系的一名學生。如今,黃多多出演師叔程耳的電影,這更像是一場影視圈內部資源的“代際置換”與人情傳遞。
如果說人脈是“軟實力”,那么資本的加持則是黃多多進組的“硬通貨”。
有細心的網友扒出,《人魚》的出品方名單中,赫然出現了黃磊控股的風火石文化以及深度合作的檸萌影業。這意味著什么?黃多多不僅僅是“被選中”,她更是“自帶身價”進組,其父的商業版圖直接為她的演藝之路提供了最堅實的后盾。
于是,另一種聲音出現了:黃多多憑借父輩積累的強大資源,輕松拿下大制作的女二(或女三)角色,這是否破壞了行業內正常的選角生態與公平競爭?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流量”在這個時代是雙向奔赴的。黃多多從小就自帶“熱搜體質”,無論是染發、打耳洞還是日常穿搭,都能輕易將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人魚》項目甚至尚未正式開機,“黃多多演戲”這一話題就已經在全網引爆,單個熱搜的閱讀量輕松過億。這種“未播先火”的體質,對于任何一部商業電影而言,無疑是求之不得的宣傳效應。
對逐利的資本來說,確保項目的話題度與關注度,往往比單純考量一個新人的演技更為重要。拋開演技的未知數不談,選擇黃多多,幾乎可以預見一個“資源、人脈、流量”三方共贏的局面。頂著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源光環,黃多多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也難怪全網在熱議的同時,無數人開始默默替內娛其他兢兢業業打拼的小花們捏一把汗:面對這樣的“天降紫微星”,她們到底拿什么去比拼?
提及黃磊,許多人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向往的生活》里那個溫和做飯的“黃小廚”,或是早期《人間四月天》里的文藝男神徐志摩,亦或是近年“小系列”電視劇中有點模式化的家庭煮夫。但這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黃磊在女兒培養上所展現的“苦心”與“遠見”,僅僅是他龐大商業版圖和戰略布局中的一環。
以此次投資《人魚》的檸萌影業為例。作為內地最具影響力的影視制作公司之一,檸萌影業近年來接連推出了《三十而已》、《小別離》、《小歡喜》、《獵罪圖鑒》等多部現象級爆款劇集。而黃磊,正是檸萌影業深度綁定的核心藝人與合作伙伴。
從《小別離》開始,黃磊不僅主演,還逐漸深度參與到劇集的策劃與制作中。到了《小歡喜》,他更是升級擔任總監制,同時兼任主演、文學策劃等多個要職。
據財報披露,僅《小歡喜》一部劇,黃磊的總收入就高達4370萬元。隨后,他又力邀好友周迅出演《小敏家》,自己同樣擔任主演、藝術指導和劇本指導,收入亦超4000萬元。粗略統計,通過深度參與這幾部爆款家庭劇,黃磊的直接收益已然過億。
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將“親子關系”、“中年危機”等社會議題打造成了大眾持續關注的焦點,而“好爸爸”、“家庭煮夫”的熒屏形象,也為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商業代言,品類涵蓋家居、生活用品等,單個代言費也常超千萬。
黃磊的精明之處在于,他不僅擅長整合并利用手中的資源人脈,更懂得如何為自己“量身定制”項目,最大化個人IP價值。他旗下的另一家影視制作公司,出品了他主演的經典話劇《暗戀桃花源》影像版,也曾嘗試過翻拍日劇《深夜食堂》。盡管后者口碑慘敗,被譏諷為黃磊的個人“廚藝秀”,但也陰差陽錯地強化了他“娛樂圈大廚”的標簽。
綜藝領域更是黃磊深耕多年的陣地。影視劇產量不高的那些年,真人秀節目他卻一個不落。《向往的生活》中,他憑借一桌家常宴,幾乎串聯起了半個娛樂圈的人脈網絡,那英、周迅、宋丹丹、黃曉明……皆是其強大社交圈的生動展現。而“黃磊做飯”這個IP,無論外界評價其廚藝是“黑暗料理”還是“家常美味”,其商業價值早已被他敏銳捕捉,并迅速孵化出自己的美食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黃磊名下關聯公司多達20家,堪稱一位深藏不露的“商業鬼才”。他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或教師,而是一臺高效運轉的“資源轉化器”和“財富收割機”。
回顧黃磊的演藝生涯與人生軌跡,你會發現他每一步都走得異常“穩、準、狠”。
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高材生,到留校任教桃李滿天下;從早期憑借《橘子紅了》、《人間四月天》等作品奠定“文藝男神”的形象,到在港圈與張國榮等巨星合作;從深度融入京圈,與華誼老總王中磊、著名作家劉震云等交情匪淺,甚至合開公司;再到通過《極限挑戰》打入滬圈,結識孫紅雷等“男人幫”成員;同時,憑借與何炅的深厚友誼,間接與芒果臺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黃磊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演員到資本,從個體到平臺的華麗跨越,也構建了一個旁人難以企及的“人脈帝國”。如今,黃多多能夠如此高調地“飛升”,直接對話頂級資源,正是黃磊這盤大棋成功運作的又一個鮮活例證。
所以,我們或許不必急于質疑18歲的黃多多是否“夠格”。無論爭議如何,她已經站在了那個令無數人艷羨的位置。至于她的未來,是天賦的驚艷兌現,還是僅僅是資源堆砌下的一時泡沫?她的“德”究竟能否配得上這份“位”?
這一切,都將由未來的作品、觀眾的口碑和時間的檢驗來最終評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