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雞蛋的奇妙邂逅——狄寨中心園家長進課堂活動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與“密切家園合作”的理念,家長進課堂開展“生菜炒雞蛋”活動,將生活教育融入課程的生動實踐。親子共同烹飪的場景,潛移默化地傳遞了勞動價值,讓幼兒在味覺與情感的雙重體驗中,理解“食育”背后的生活智慧,實現家園協同育人的教育目標。
為了進一步密切家園聯系,豐富教育資源,開拓幼兒視野,促進幼兒更全面的發展。同時也為了讓每一位家長深入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創設和諧的幼兒成長環境,真正做到家園攜手,激發幼兒和家長參與活動的興趣,小一班迎來了特別的“老師”——于桐浩奶奶。她帶著新鮮的生菜和雞蛋走進課堂,和孩子們一起開啟了一場趣味烹飪之旅!
一、烹飪知識小課堂
于桐浩奶奶化身“故事大廚”,將生菜炒雞蛋的制作過程編成童趣滿滿的小故事。從洗凈嫩綠的生菜、敲開圓滾滾的雞蛋,到滋滋冒香的熱油翻炒,每一個步驟都用生動的語言與趣味動作演示,孩子們聽得入神,不時發出驚喜的贊嘆!
二、小小廚師初登場
孩子們搖身變成“廚房小能手”!在奶奶的耐心指導下,他們洗菜、輕輕攪拌出金黃的蛋液漩渦,踮著腳尖將生菜緩緩放入鍋中。雖然動作稍顯稚嫩,卻透著專注與認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勞動的樂趣。
三、舌尖上的幸福味道
當一盤盤香氣四溢的生菜炒雞蛋端上桌,整個教室都飄滿了誘人的香味!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品嘗親手參與制作的美食,油乎乎的小嘴咧開幸福的笑容,還不忘豎起大拇指:“自己做的菜,太香啦!” 這場美味之旅,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烹飪小技能,更收獲了合作與分享的快樂。
本次家長進課堂活動,以生活化的烹飪體驗為載體,實現了家園共育與幼兒能力發展的雙重目標?;顒又校议L帶領幼兒認識生菜與雞蛋的形態特征,通過剝菜、打蛋等實操環節,讓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鍛煉了精細動作;翻炒食材時,幼兒觀察到生菜變色、蛋液凝固的過程,初步感知了物理與化學變化的奇妙。家長的參與讓課堂成為連接家庭與幼兒園的橋梁,既豐富了課程形式,也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獲得了多元經驗,為后續生活能力與探究精神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