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6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8日為止的一周,日本超市大米均價繼續上漲,全國超市銷售的5公斤裝大米均價為4285日元(約合215.53元人民幣),環比上漲0.4%,再次創下新高。
日本大米價格自去年秋季前后開始持續攀升。日本農林水產省今年3月開始投放政府儲備米以應對漲價,一度被批“動作遲緩”,且未能有效遏制米價上漲。近期,日本大米價格持續上漲。
日本大米價格飆到天上,日本政府卻全無作為。這事扒開看全是人禍——農協的壟斷、政客的私心、政策的短視,硬是把日本人的飯碗問題玩成了資本游戲。
米價翻倍,這事誰經歷誰知道痛。一袋5公斤的大米賣到快4000日元,合人民幣快200塊,比去年貴了九成。超市貨架一上架就被搶空,老百姓罵娘,日本政府卻磨磨唧唧,拖了小半年才放儲備糧。為啥這么慢?因為農協不樂意。
農協在日本農業里是個狠角色,管著大米的收購、流通和定價。他們最怕米價跌,因為跌了農民收入減少,農協的利潤也跟著縮水。所以每年都搞減反政策,逼農民少種稻子,人為制造稀缺。
農協這幫人手里攥著九成大米交易量,米價漲得越瘋,他們賺得越嗨。政府敢降價?農協直接甩出賬本:過去三年給自民黨塞了上億日元的政治獻金,誰敢動他們的奶酪?
今年三月日本政府終于放出儲備米,結果更魔幻。41萬噸救命糧砸下去,市面上愣是只見著7%。剩下九成五都被農協截胡囤起來。
要說這事兒也不能全賴天災。日本搞了五十年的減產政策才是禍根。政府一邊給農民發補貼讓他們少種地,一邊又限制進口抬高米價。表面說是保護農民,實際是給農協和政客搞錢開路。
現在種地的老農民平均六十八歲,年輕人早跑城里送外賣去了。再過十年怕是連插秧的人都湊不齊,到時候米價得漲成天價。
那日本為啥不從隔壁的中國進口大米?不是不想,是關稅高得嚇人。超過10萬噸的部分,關稅直接飆到280%,進口米比國產還貴。
日本超市五公斤
米賣四千日元,中國超市同樣重量東北大米才賣四十塊人民幣。價差十倍,真要放開進口,日本農協第二天就能把國會掀了。日本老百姓想吃便宜進口米?門都沒有。
再說中國現在自己大米庫存夠全國人民吃一年,犯不著給鄰居當冤大頭。
日本政府也不是沒試過改革。2018年說要廢除減產政策,結果換湯不換藥。農協照樣給農民發轉種補貼,地里該種啥還是農協說了算。這就像讓狐貍看守雞窩,能指望它不偷吃?
去年明明水稻產量比前年多,市場上流通量反而少了二十萬噸。這些消失的大米去哪了?有西裝革履的老板直接下田高價收稻谷,轉手存倉庫等著漲價。連IT公司和收廢品的都跑來炒大米,這市場能不亂套?
現在日本大媽們為了買米各顯神通。有組團去韓國旅游的,行李箱塞滿五公斤裝的韓國米。韓國超市樂得合不攏嘴,日本客買米比買化妝品還積極。
自家產的米吃不起,跑鄰居家搶口糧,這畫面要多魔幻有多魔幻。要我說這就是現世報,當年搞農業保護主義有多狠,現在反噬就有多疼。
現在全球極端天氣越來越多,保飯碗不能靠耍小聰明。日本這事兒給世人都提了個醒,糧食安全不能光看產量數字,有時候流通環節的水更深。像日本農協這種巨無霸組織,左手掐著農民脖子,右手攥著政客命根子,早晚要鬧出大亂子。
米價漲得再高也不過是數字游戲,老百姓碗里沒飯才是真危機。糧食安全不是靠閉關鎖國能解決的。日本這套玩法,早晚把自己玩進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