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關稅戰外,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這三件事——吞并加拿大、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然而三個多月過去了,特朗普的“開疆拓土”計劃卻一地雞毛,一樣都沒干成,惹全球恥笑。
(特朗普“開疆拓土”計劃)
別說前兩個,即便總人口只有5.7萬的格陵蘭島,面對華盛頓“吞并言論”也表現得非常強硬,特朗普失算了。5月27日,據觀察者網援引英國《金融時報》消息,格陵蘭島商業與礦產資源部長娜雅·納塔尼森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威脅控制格陵蘭島“令人反感”,格陵蘭人不想成為美國人,對美方的做法非常憤怒。
(格陵蘭島商業與礦產資源部長娜雅·納塔尼森)
但她強調,格陵蘭自治政府愿與特朗普政府就礦產開發一事對話,希望獲得美方的投資,擴大該地區采礦業和旅游業。
然而,格陵蘭的努力“失敗”了,遲遲不見美國的投資。于是,他們(格陵蘭島)又將眼光拋向歐盟,希望獲得歐盟的投資和技術支持,但歐盟與美國一樣,口惠而實不至。娜雅·納塔尼森“威脅”美歐,如果再不出錢投資,幫助我們發展經濟,就去找中國尋求合作。
(格陵蘭島風景優美)
很明顯,娜雅·納塔尼森的這句話,有點“意氣用事”的感覺。原因很簡單,目前在格陵蘭島上有兩家中國礦業企業,但都“不活躍”,英媒援引格陵蘭島商業與礦產資源部長的話稱,這兩家中國企業似乎不想“與任何政治沾邊”,所以也無意擴大投資。
據報道,這座全球最大的島嶼礦產資源豐富,地下埋藏著大量的銅礦、金礦,但由于地處北極圈,開采難度非常大。
盡管特朗普對格陵蘭島“十分感興趣”,恨不得立馬將其收入囊中,卻對投資開礦一事“冷漠”,分析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前期投資成本過高,不劃算,特朗普是一個商人總統,最會算賬了。
(格陵蘭島地下有豐富的金礦、銅礦)
特朗普之所以看中這里(格陵蘭島),目的不是為了造福5.7萬格陵蘭人,而是想控制北極航道,與威脅吞并巴拿馬運河一樣,背后全是大國博弈、地緣政治學說、冷戰意識以及零和博弈作祟。歐盟也一樣,盡管是格陵蘭島的“理想合作伙伴”,但基于成本考慮,也不會選擇大規模投資這里,這一點毫無疑問。
(格陵蘭島對北極航道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綜合而言,格陵蘭自治政府官員拿中國說事,表明該地區非常想實現經濟“騰飛”的宏愿,可惜,由于地理條件所限,注定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當然了,我們也要留意特朗普吞并格陵蘭島一事,若被美國得逞,未來開發北極航道將面臨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