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孟湛 通訊員張軒瑋 劉晉麗
在城市發展進程中,社區治理作為基層治理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著居民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焦作市九里山街道創新推出"加減乘除"社區治理工作法,從黨建引領、服務升級、協同共治、靶向破題四個維度發力,全面激活社區治理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在凝聚紅色力量上做“加”法
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的建設深度融入社區治理。一方面,通過建立網格黨小組延伸組織觸角,實現黨組織全覆蓋,積極動員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組建志愿服務隊參與社區管理。在反詐行動中,黨員志愿者擔任“宣傳員”,帶頭學習反詐知識并入戶開展“一對一”宣講,結合真實案例揭露電信詐騙套路,提升居民防范意識。另一方面,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深化理論學習,強化使命擔當,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劃分責任區,帶動群眾參與社區事務,形成“黨員示范、群眾共治”格局,凝聚紅色治理合力。
服務升級:在壓縮服務半徑上做“減”法
街道著力縮短政務服務距離,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辦事體驗。一方面,優化流程、精簡環節,通過推行“一站式”服務整合民政、社保、計生等服務窗口,減少證明材料與重復程序,實現居民辦事“只跑一次”。另一方面,搭建線上服務平臺,支持政策咨詢、業務辦理和問題反饋,社區兩委依托網格群實時在線響應處理,打破時空限制。同時定期開展上門服務,為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代辦幫辦服務,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實現政務服務“零距離”。
協同共治:在激發自治效能上做“乘”法
社區治理注重激發居民參與和自治活力。街道依托“干群連心會”收集意見建議,協調解決社區問題;創新“小板凳議事會”,以“拉家常”的方式共商治理重大事項。同時培育廣場舞隊、文體協會等志愿者隊伍,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在社區指導下,這些組織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和文化活動,既豐富居民生活又增進鄰里互動,形成社區、社會組織與居民三方聯動的多元共治格局,實現“1+1>2”的治理成效。
靶向破題:在消除難點堵點上做“除”法
街道在社區治理中直面難點堵點,多措并舉破解難題。針對電動車充電難問題,增設公共充電樁并實行低收費標準,同時,加強放學高峰期交通疏導,保障人車通行安全。針對社區環境臟亂差問題,開展衛生專項整治清理違規菜園,新建"口袋公園""共享農場",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延續耕作傳統。此外,街道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公共設施損壞等問題。通過不斷消除難點堵點,社區區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居民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加減乘除”社區治理工作法是九里山街道在實踐中探索出的有效治理模式,通過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凝聚了紅色力量,縮短了服務距離,激發了自治活力,消除了難點堵點,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未來的發展中,街道將繼續深化這一治理工作法,不斷創新和完善,為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社區而努力奮斗。
編審:孟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