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網絡環境是吸引投資的“關鍵要素”,展示城市軟實力的“形象窗口”,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近日,成都網信領域啟動“助企護企”行動,推出包括政策解讀、品牌助推、侵權整治、合規咨詢、安全防護等在內的4類16項具體措施,推進“進解優促”工作,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蓄力賦能。
據悉,此次行動將繼續在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方面深化服務措施:通過建立網絡侵權舉報長效機制,設立專門受理通道,集中整治涉企網絡侵權行為,有效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同時,發揮行業協會“紐帶”作用,開展“面對面”對話,確保企業需求精準傳遞至政策制定層面,實現政企溝通“零距離”。
一家茶飲企業相關負責人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去年,一些自媒體賬號編造公司領導個人不實信息,在企業發展重要階段捏造事實、翻炒舊聞,唱衰企業前景,不僅損害了領導個人聲譽,更嚴重影響了企業形象,對公司的商譽和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困擾。“我們此前應對此類涉企侵權信息的手段不多,向平臺舉報效果也不佳。”該企業負責人坦言。
了解到相關情況后,成都網信部門迅速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結合中央網信辦相關政策要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法律依據和處置流程,推動侵權信息全量處置。據統計,2024年成都主動受理侵害企業家個人隱私、抹黑詆毀企業形象聲譽等涉企網絡侵權舉報1000余件,助力企業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市委網信辦有關人表示,此次網信領域“助企護企”行動將繼續做優“有需必應、無事不擾”服務品牌,聚焦企業在網信領域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實施精準幫扶。同時,將結合網信領域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持續深化“助企護企”工作,賦能優質企業引育和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網信服務、支撐和保障,涉及相關問題及咨詢可通過郵箱聯系(cdwxzqhq@163.com)。
具體政策如下:
成都網信領域“助企護企”16條
一、加強網上正面宣傳
1.加強涉企政策宣傳引導。組織各級新媒體、重點自媒體推出圖文、短視頻等產品,及時解讀減稅降費、融資支持、科技創新、人才引育等政策,宣傳園區上下游企業對接、生產運營保障等賦能舉措,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針對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熱點話題,加強評論引導,唱響經濟光明論。
2.助力“成都造”品牌推廣。精心組織策劃“成都造”產品以及產業集群發展成果網上宣傳,講好企業和企業家故事。強化與中央和省級新媒體海外宣傳聯動,加強優質內容海外推送,助推“蓉品出川”“蓉品出海”。
3.展示產業園區建設成效。依托“新聞咖啡時”宣傳策劃機制,圍繞“3+22+N”產業園區體系、“立園滿園”五大攻堅任務和“四鏈”融合發展、引優育強“鎮園之寶”企業等工作進展成效加強主題策劃,推出多種形式的新媒體產品,重點宣傳產業園區助力城市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
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4.加強涉企網絡侵權舉報服務。建立網信部門、行業管理部門、網站平臺、企業主體“四位一體”涉企網絡侵權舉報受理長效機制,引導企業及時應對網絡侵權問題。開設“涉企侵權舉報專區”,專人指導企業開展網絡侵權舉報。聯合設置宣傳點,推動涉企網絡侵權舉報宣傳“進園區”。
5.依法整治涉企網絡侵權行為。深入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加強問題線索摸排收集,聯合整治網上惡意損害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甚至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推動市縣兩級新媒體及時曝光典型案例。指導企業甄別謠言、聯合辟謠,聯動權威媒體放大辟謠聲量。
6.助力企業網站平臺合法合規運營。推動行業領域社會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開展法律法規解析、典型案例分享,助力企業網站、App、小程序、新媒體賬號等合法合規運營。
7.健全企業訴求表達渠道。開展“成都互聯網沙龍”“政企直通車”等互聯網行業專場服務活動,“面對面”問需于企,“零距離”共話營商網絡環境,協調解決企業訴求。
三、賦能企業信息化發展
8.支持企業“智改數轉”。完善中小企業“智改數轉”普惠性服務體系,支持實施“微改造”,推廣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智能制造咨詢診斷服務,支持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設備治啞”,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解決路徑。組織專家為企業IPv6升級改造提供技術支持。
9.推動企業數據資源高效流通和協同利用。引導人工智能企業、數據服務企業等面向城市治理、文化旅游等領域建設高質量數據集,依托“蓉數公園”上架優質數據產品和服務,推動企業開展數據流通交易和開發利用。
10.加大對企算力服務普惠力度。優化“算力券”供給機制,提高多元算力服務供給能力,幫助企業降低算力成本。
11.指導企業開展網信技術備案。依托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指導企業開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幫助企業爭取政策資金支持。
12.搭建企業交流推介平臺。統籌打造成都自主品牌交流平臺,建立在蓉重點企業清單和數字化能力需求清單、供給清單,組織優質企業通過行業大會、線下路演、云對接等形式,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
四、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13.做好涉企網絡安全服務。建立網絡安全“助企服務團”,推動“網絡安全進園區”,開展法律法規解讀、實例分析和答疑解惑。
14.協助企業防范網絡安全威脅。加強“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發揮網絡安全聯席會商等工作機制作用,建立“綠色通道”,做好問題信息發現推送。
15.嚴厲打擊涉企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優化長效工作機制,依法打擊涉企網絡攻擊、數據竊密、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16.拓展網絡安全市場對接渠道。依托行業領域重大賽會活動,搭建成果發布平臺,提供重點技術、產品和服務對外推介渠道,組織在蓉企業參與網絡安全試點示范。
紅星新聞記者 方舟
編輯 成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