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
編譯 金碧輝
編輯 程茜
智東西5月27日消息,據外媒TechCrunch今天下午報道,歐洲頂尖AI 3D模型研究員馬蒂亞斯·尼斯納(Matthias Niessner)將從慕尼黑工業大學視覺計算與AI實驗室休了創業假,成立SpAItial并完成13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9425萬元)種子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歐洲早期投資機構早鳥風險投資公司(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領投,Speedinvest(一家位于奧地利維也納的風險投資公司)及多位知名天使投資人跟投。
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SpAItial目前僅發布一支文本生成3D房間的teaser視頻,該視頻雖簡短,卻直觀展現了通過輸入文本指令,快速生成具有一定細節和空間結構3D房間的過程,讓外界得以一窺其技術理念與潛力。
而其團隊背景堪稱豪華。創始人尼斯納是歐洲AI 3D模型領域的頂尖研究員,在AI及3D模型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學術與實踐經驗。其組建的技術團隊成員里卡多·馬丁-布魯亞(Ricardo Martin-Brualla)曾參與谷歌3D電話會議平臺(現Beam)的開發工作,在3D通信及相關技術應用方面經驗豐富;戴維·諾沃特尼(David Novotny)則在Meta任職六年,主導了該公司的文本轉3D資產生成項目,對文本與3D模型轉換技術有深入研究與實踐成果。
如此強大的團隊背景,使投資者對SpAItial在技術研發與行業突破上充滿信心,為SpAItial在競爭中提供核心競爭力。
一、Synthesia聯合創始人帶隊,谷歌/Meta技術骨干加盟SpAItial
尼斯納曾聯合創立估值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97億元)的AI虛擬形象公司Synthesia,此次又為SpAItial組建了明星技術團隊:谷歌3D會議平臺Beam開發者布魯亞與Meta文本轉3D資產專家諾沃特尼強勢加盟。這支聚焦照片級真實感(photorealism)3D生成技術的“鐵三角”,為SpAItial在競爭中提供核心競爭力。
同時,外媒TechCrunch透露了SpAItial已將“與早期合作伙伴驗證API應用”列為首要任務,并引入前Cazoo(一家成立于2018年底的英國在線二手車交易平臺,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線上購車服務,業務模式為從市場采購二手車,定損定價后在網站上出售,目前業務已拓展至多個國家,擁有數千名員工)高管盧克·羅杰斯(Luke Rogers)負責商業策略。
▲四位合作伙伴,從左到右分別為馬丁-布魯亞、諾沃特尼、羅杰斯、尼斯納(圖源:SpAItial)
SpAItial的技術目標不止于“生成3D世界”,更要實現“真實世界的交互性”,這一信息由外媒TechCrunch透露。
實現“真實世界的交互性”的這一愿景通過具體場景案例具象化,例如讓3D空間中的玻璃杯實現“逼真碎裂效果”,即不僅呈現視覺層面的3D物體,還需賦予其物理規則下的動態交互能力。
二、3D模型賽道初現競爭:Odyssey融資2700萬美元,World Labs估值超10億
當前,SpAItial面臨的競爭對手包括聚焦娛樂場景、融資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6億元)的Odyssey,以及由AI先驅李飛飛創立、估值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5億)的World Labs。
尼斯納在去年7月接受外媒TechCrunch專訪時透露:“相比圖像生成等成熟領域,目前,對于高擬真3D環境(photorealistic 3D environments)的市場需求究竟有多大,業界也尚未形成明確答案。”
隨著工業數字孿生、AR應用及機器人仿真訓練的爆發式增長,高精度3D建模技術被視為撬動萬億美元市場的核心引擎。在此趨勢下,SpAItial正押注其核心AI模型。
SpAItial通過開放API接口,開發者可直接調用其3D生成能力開發具體應用:游戲工作室能快速構建虛擬場景,建筑公司可實時渲染設計方案,機器人企業則能生成高擬真訓練環境。若這一模式成功,它或將成為3D內容工業化流水線的“動力系統”。
三、繞開游戲平臺限制,SpAItial或從替代CAD工具切入3D生成賽道
與其他資金充裕的AI初創公司不同,TechCrunch披露了SpAItial將營收放在優先位置,但短期內需投入算力與人才。
尼斯納在去年7月接受TechCrunch專訪時透露,團隊不打算快速擴張至數百人,而是以“質量優先”原則吸納核心成員,當前SpAItial的研發重點是生成更大規模、更具交互性的3D空間。
尼斯納透露,由于游戲平臺對第三方內容的嚴格控制,SpAItial的“圣杯”目標可能先從替代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切入,當Roblox等平臺自建3D生成體系時,SpAItial可能已在建筑設計等領域建立技術壁壘,而3D生成的下一階段變革才剛剛開始。
3D生成公司SpAItial面臨游戲平臺(如Roblox)對第三方內容的嚴格限制,因此該公司調整了其戰略方向,他們不再急于直接攻入游戲生態,而是將短期目標轉向替代傳統CAD設計軟件(如建筑、工業領域常用的AutoCAD),通過服務專業場景積累技術優勢。
據TechCrunch報道,若未來Roblox等平臺開始自研3D生成工具,SpAItial或許已在建筑設計等垂直領域形成技術護城河,而彼時3D生成技術本身也可能迎來新一輪變革,比如從靜態模型向動態交互升級,這或將成為行業競爭的下一個焦點。
結語:3D模型技術突圍戰,SpAItial的工業精度、開發者爭奪與合規成本三重挑戰
尼斯納與SpAItial的入局,為尚處萌芽期的文本生成3D賽道注入新變量。13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9425萬元)的融資規模與頂尖技術團隊,使其成為歐洲AI創業領域的焦點。
SpAItial能否在技術攻堅(如交互性實現)與商業落地(如API授權模式)上突破,或將決定其能否在3D生成的“下一章節”中占據先機。而這一過程中,技術突破的節奏、合作伙伴的選擇,以及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捕捉,可能都將成為這家歐洲初創公司的關鍵挑戰。
來源:TechCrunc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