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孫繼海喜提兩個熱搜。
27日傍晚,2025年中國足協杯抽簽,孫繼海親自抽出了第四輪上海德比的結果,這個結果瞬間點燃了足協杯的熱度。
而在早些時候,一名家長發布視頻稱自己12歲的孩子因傷想退出孫繼海旗下的足球青訓,隨后被索要18萬元賠償,引發關注。經媒體發酵,#男童因傷退出孫繼海青訓被要18萬# 詞條也上了熱搜。
據荔枝新聞報道,受傷小球員母親張女士透露,他們老家在陜西西安,2024年2月特意帶孩子前往大連加入“嗨球”青訓,每天除去上學、寫作業,訓練時間至少4小時。
在較高的強度之下,孩子膝蓋受傷,有“脛骨結節炎、髕腱炎、骨裂”,教練的一些不當言語也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因而產生退出的想法,卻被索要高額賠償才能換取“自由身”。
“解約自由身證明跟轉會是一體化的。孩子回去好好上個學,踢校園足球,自由身轉會也是需要處理的。”張女士稱在溝通中,對方態度很強硬。“明細也沒有,張嘴就是500元一天,一年得18萬左右。也有其他孩子主動離開的,根據待的時間長短賠償費用可能在1萬至5萬之間。”
孫繼海明星球員的身份,再加上青訓這個中國足球關注度極高的話題,此事在整個青訓層面,包括青訓俱樂部和小球員家長中也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度。
“解約自由身證明這些年一直存在的,這也是中國足協保護青訓機構的一種方式。”一位青訓俱樂部專業管理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這些年大家都知道做青訓不容易,而且很容易就被摘桃子了,球員水平稍見起色就被挖走,因此青訓機構需要得到保護。”
所謂解約自由身證明,就是青訓機構給小球員開具的允許其離開的證明,當然小球員本身,或者說挖小球員的其他培訓機構,為此也要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
公開資料顯示,“嗨球”青訓是由前中國國家足球隊隊員孫繼海創辦的一家“全免費”青訓機構。事實上在如今足球大環境普遍不好的情況下,全免費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模式。
“作為青訓機構本身在投入,因此小球員如果是去其他專業培訓機構繼續從事專業足球發展,那肯定是要支付賠償金的,這一點非常明確。”
一位青訓圈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就這個案例來看,極大的概率是小球員未來會去其他培訓機構繼續踢球,“其實很多小孩子接受培訓后或者不踢了,或者不踢專業走校園足球,那就不需要解約自由身證明這個東西。既然要自由身證明,按照過往的經驗,大概率是要走專業模式的。”
事實上,如張女士這樣的案例并不罕見。就在今年春節左右,和張女士孩子同齡的兩位小球員剛剛完成了和一家著名足校的解約手續,“計算補償的時候,的確是按天數折算的,包括訓練費、生活、住宿、交通、比賽、裝備、醫療等等。”
小球員家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兩個孩子在足校總共呆了11個月時間,為了拿到自由身證明,家長向足校支付了每人近9萬元的補償款項,“未來還是想讓孩子走專業道路的,因此這個問題早點解決掉也好。當然也可以暫時不解決,這樣如果孩子不走專業,這個證明就無所謂了。”
張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俱樂部對每個孩子要求的賠償也不一樣。對于這次提出的18萬賠償要求,自己認為并不合理,想要進一步溝通,對方后來卻不接電話,還有拉黑、踢出群聊等舉動。
對于張女士現實的遭遇,圈內也有不少人支招,“一年18萬的賠償這幾年聽上去的確是比較多的,首先家長可以先和俱樂部進行溝通,雙方就補償金額看看能不能達成一致。如果不行,還可以向中國足協進行仲裁,足協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經過調查和綜合研判后,做出實際賠償費用的裁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