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無知,那么就一定是“間諜”!
有些場合,真的不是你想干啥就能干啥的。5月24日,哈爾濱731罪證陳列館,一段現場視頻在網上炸開了鍋。說實話,我反反復復看了幾遍,越看越氣。
視頻里,一個身穿紫色外套的女子,和她身邊的男伴,居然在陳列館里嘻嘻哈哈、大聲說笑。周圍人全是低頭默默參觀,氣氛壓抑得都快窒息了。就她倆,跟逛游樂園似的,情緒高漲。
有人實在看不下去了。一個黑衣女子輕輕拍了拍她肩膀,低聲提醒:“這里是紀念館,別笑了。”結果,這下捅了馬蜂窩。紫衣女一下子炸了,抬手指著對方就懟:“你打我干嘛?”嗓門比展廳還大。
黑衣女子一臉懵:“我只是提醒你。”紫衣女根本不聽,直接指著天花板監控說:“你還說沒打?有監控!”整個人的氣勢,那是真不帶怕的。
肅殺之地怎容得下這般輕佻
大家都知道,731陳列館是個什么地方。每一塊磚瓦都滲著血淚,展廳里每一張老照片背后都是無數中國人的苦痛。誰去誰都沉默,最多低聲說兩句。可紫衣女和男伴,是真的一點敬畏心都沒有。
據現場網友說,其實工作人員早已經提醒過不止一次了。可這兩位壓根不在乎。黑衣女子出來勸一句,反倒被她倆當成“仇人”,一句“你有本事去打日本人去!”直接把氣氛點爆。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倆人還一口咬定是黑衣女子“先動手打人”,嚷嚷著要報警、要拼命。男伴還補刀:“打中國人有什么本事?你打日本人去啊!”聽得旁邊人直翻白眼。
到底是誰磨沒了她的良知
這事兒很快上了熱搜。網友評論區直接炸了。有的說:“這和在葬禮上唱‘好日子’有啥區別?”還有的回憶,自己小時候學校掃墓,有同學笑了一下,老師直接一巴掌,家長都覺得該打。
“你可以不哭,但你必須沉默。”這句話在評論區刷屏。歷史遺址不是景區,不能用來嬉皮笑臉。尤其是731陳列館,誰能笑得出來?不是無知就是無恥。
有網友扒出紫衣女是“南方口音”,還有人分析她的穿著:“紫色在島國有特殊含義,她是不是特意選的?”但這都沒法證實。官方到現在沒發聲,身份也沒查出來。真真假假,咱沒證據就不瞎說。
評論區還有個細節,很多人都注意了。當天館里大部分人都穿深色衣服,只有她一身紫衣加粉褲,特別扎眼。這種場合穿得那么跳,多少讓人懷疑是不是故意的。
更夸張的是,她全程都沒覺得自己做錯了。“我來不來關你什么事?”
“我笑礙著你了嗎?”“神經病!”全是這種話。別說道歉,連一絲愧疚都沒有。
而且她和男伴始終在強調“我們是花錢來的,想怎么參觀就怎么參觀”,完全沒有把這里當成一個需要敬畏的地方。有人勸一句,就是“多管閑事”,還要“報警、拼命”。整個過程,真是一場鬧劇。
我覺得,這事兒最讓人生氣的,其實不是她笑沒笑——而是她對歷史、對受害者的冷漠和無知。
731部隊是什么?那是人間地獄,是我們民族最深的傷疤。你可以不哭,但你不能褻瀆。你可以不懂,但你不能嘲笑。歷史要被銘記,是為了讓未來不再重演。可有些人,進了紀念館,笑得比誰都開心。
評論區還有網友說,自己家有人當年就是731的受害者,哪怕幾十年過去了,后代都還記得那種痛。你說,這種地方,怎么能笑得出來?
其實,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這一次。前幾年,有人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自拍、打卡、做鬼臉;還有人在烈士陵園跳舞、直播。底線越來越低,敬畏心越來越少。
官方目前還沒回應,但我個人覺得,這事兒不能就這么算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歷史的重量,但最起碼的尊重不能丟。如果連最基本的敬畏都沒有,那進再多紀念館也沒用。
每一個這樣的場館,都是在提醒我們:別忘了來時的路。別讓歷史的傷口再次被人嘲笑和踩踏。
評論區留給大家——你覺得這女的算不算“尋釁滋事”?這樣的場合你會怎么做?歷史教育到底該怎么補?
歡迎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也幫忙點個“關注”,讓更多人看到,別讓歷史被輕易遺忘。
您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