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解讀一位咨詢校友,從普華永道最終轉行到脫口秀,并且成為自媒體大V,成為了一名有實力的自由職業者。她的職業生涯,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呢?
楊夢琦的
職業履歷
楊夢琦(Norah),是中英日三語脫口秀演員,復旦本科、杜克管理學碩士、伯克利交換。
2006年-2010年期間,就讀于復旦大學,獲得Bachelor of Arts (B.A.)學位(English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2008年-2009年期間,就讀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Education Abroad Program)
2010年-2011年期間,就讀于美國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9年6月-2009年8月期間,曾擔任ZS Associates PTA
2009年9月-2010年3月期間,曾擔任China Programs.lnc項目經理
2011年7月-2014年10月期間,曾擔任GLG格理集團研究經理(香港)
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間,曾任職普華永道Senior Associate(香港)
2015年10月-2018年5月期間,曾任職普華永道思略特Senior Associate(香港)
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曾任職imaginex首席戰略官
2018年6月-2021年3月期間,曾任職華潤Sales Director at CR Ng Fung Lihong
2021年3月-2021年12月期間,曾任職上海只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品牌總監
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間,曾任職新電英雄(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
2021年3月-至今期間,曾創辦SpicyComedy(脫口秀俱樂部)
楊夢琦,從咨詢顧問轉行脫口秀 ,其成功經驗對 CMKT 咨詢圈的粉絲有三大出圈啟示:
1、用咨詢底子強吃陌生行業。在 GLG、 普華永道等咨詢行業干了近7年,打下了深厚的咨詢功底, 轉行做甲方高管時,才能迅速吃透陌生行業,靠的正是行業研究和企業診斷,以及出策略建議的老本行。
2、依托語言優勢,成長為社交悍匪。中英日三語以及滬語脫口秀,表面玩梗,實則打通內企外企圈人脈。掃了一眼她的小紅書,在香港開了英語脫口秀,在上海新天地也有脫口秀俱樂部,可以說在業內吃的很開了。在企業時候,外企上海企業國企,也玩的很溜。語言優勢,可能正是她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3、副業撬動主業杠桿。咨詢等從業經歷提供了豐富而且優質的脫口秀素材,搞脫口秀俱樂部SpicyComedy,看似不務正業,實則攢下消費圈KOL資源。將來再做甲方或再回咨詢,副業積累的資源,將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進可攻退可守。
總結:咨詢人的終極競爭力,是把商業能力變成社交貨幣。周末別卷加班,用咨詢大腦搞個自媒體小號(比如“咨詢圈單口喜劇”),說不定你的副業就開始起家了。對咨詢人來說,搞個副業,遠比寫PPT輕松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