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又雙叒要申遺了!這次盯上黃豆醬和醬油。
5月26日消息一出,韓國網友直接炸了鍋。
“發酵大國實至名歸!
”“全世界都該嘗嘗韓醬味道!”他們歡呼的樣子,像極了當年搶端午、泡菜的架勢。可黃豆醬醬油這事,明擺著不對勁啊!
中國《周禮》里早記載了“醢”“豉”,那可是發酵豆制品老祖宗。漢代《四民月令》寫得清楚,“清醬”就是醬油前身。
黃豆原產中國,制醬工藝傳了幾千年,咋成韓國“祖先遺產”了?
韓國倒好,直接說“三國時期就有記載,文獻鐵證如山”。鐵證?咱中國歷史書里的記載不算鐵證?
最氣人的是,他們一邊吃改良醬油,一邊喊“全球獨一份”。
有韓國民眾留言:“中國只會模仿我們的發酵技術。”模仿?到底誰模仿誰,心里沒點數嗎?
這事不是第一次了,端午、漢紙、泡菜早被他們申遺。現在連醬油黃豆醬都不放過,下一步是不是該搶筷子米飯了?
韓國的邏輯很簡單:誰先用不重要,誰會包裝誰有理。政府牽頭申遺,媒體造勢,百姓跟風,整套操作溜得很。再看咱們,明明握著老祖宗的手藝,卻沒人關心申遺這事。
村里奶奶的制醬秘方,慢慢都快失傳了。書上的古法工藝,有幾個年輕人愿意學?
大家更在意醬油好不好吃、貴不貴,沒人想過保護傳承。直到韓國申遺新聞上熱搜,才想起來:哦,這是咱中國的!可氣過之后呢?
大概率又慢慢忘了。韓國為啥敢搶?
就因為咱們不把老手藝當回事。
你說非遺是東亞共有的?
但人家偏要貼上“韓餐專屬”標簽。
黃豆醬醬油的起源,歷史書里寫得明明白白。東南大學副教授李昕升早科普過:醬油衍生于豆醬,中國是起源地。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肉醬“醓醢”,后來豆類成制醬主料。東漢的“醬清”,已經是現代醬油的雛形。這些鐵證擺在這,韓國咋就敢睜眼說瞎話?
說白了,他們不是不懂歷史,是故意裝糊涂。文化輸出對他們來說,就像打仗,搶得快就是贏。
咱中國不缺好東西,缺的是講好故事的人。
老手藝沒人申遺,老配方沒人保護,可不就被別人鉆空子?
這次黃豆醬醬油申遺,給咱們提了個大醒。非遺不是小事,保護傳承不能只靠嘴上說說。韓國能把普通泡菜包裝成“千年技術”,咱為啥不能講講中國醬的故事?
博物館、紀錄片、國際傳播,這些都該跟上了。
別等別人把咱的東西搶光了,才知道著急。
當然,非遺不是專利,但起源歸屬不能亂。咱們爭的不是“冠名權”,是老祖宗智慧的尊重。你說這次韓國申遺能成嗎?
難說。但咱自己得先重視起來,別讓老手藝丟在歷史里。各位鄉親們,你們覺得咱該咋保護這些老祖宗的寶貝?
留言說說你的想法,別讓咱們的文化再被“偷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