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剛過天就變,農家人的弦得繃緊了。氣象預報敲警鐘,27日起南方迎最強降雨,湖南江西等地或遭超250毫米暴雨砸。短時強降水帶大風,田里積水排不出,莊稼根要泡壞嘍。
北方倒像換了天,內蒙古東北沖30℃,京津冀局部熱到35℃往上躥。南邊涼颼颼北邊冒火,這天氣岔劈得讓種地人難辦。
先說南方的田,早稻正灌漿,菜地瓜果掛果期,雨水泡久了要爛根。
老一輩看云識天氣有經驗,可這回雨勢猛,得趕緊開溝排水別等天。大棚戶注意了,雷暴大風要加固骨架,薄膜邊角壓上沙袋才穩當。
北方旱地正怕旱,小麥灌漿需水時,高溫曬著土坷垃直冒白煙。傳統法子用草木灰覆蓋保墑,現在得結合滴灌,別讓苗子渴死在地里。
東北這時候防啥?夜間降溫快,玉米苗剛出齊,霜凍一來全蔫巴。
土辦法熏煙增溫管用,但得盯著天氣預報,配合地膜覆蓋更保險。有人問,南邊雨多會不會招病蟲害?
濕度大正是病菌滋生時,雨停就得噴藥。北方高溫加干旱,紅蜘蛛蚜蟲要泛濫,提前備藥盯著葉片背面打。不同地塊不一樣,山地易積水要挖導流溝,平原大田得防內澇搶排澇。
有合作社已經動起來了,調了抽水機囤了防雹網,這準備早做才不慌。
但也有老漢犯難,家里青壯打工去,就剩老倆口,搶收搶排跟不上咋辦?村里該組織互助隊了,年輕人回鄉幫把手,農技站電話得貼在村口顯眼處。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的“土智慧”是寶,但得跟上科學法子才更靈。
比如看云識天能預判短期,可長期預警還得信氣象站的精準預報。留個心眼兒,這輪天氣過后,南北都得補肥,苗子受了災得給“加餐”。氮肥促葉鉀肥壯根,啥時候施怎么施,農技員現場教比自己瞎琢磨強。
有人可能發愁,物資貴咋辦?提前聯合采購能壓價,政府還有補貼別漏領。眼下最緊要的,南方趕緊清溝渠修大棚,北方灌水保墑查蟲情。
別等雨來了才挖溝,別等苗蔫了才澆水,農時不等人,誤一天耽誤一季收。
記住了,種地既要聽老天的信兒,更要自己早打算,手勤腦活才保收成。
最后啰嗦一句,各地氣候不同,您那旮旯該咋應對,評論區說說大家支支招?行動起來:明早先查自家田壟排水通不通,大棚繩子牢不牢,缺啥物資趕緊備,農技站電話現在就存手機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