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過后東北多地迎霜凍預警,玉米拔節期正遭低溫考驗。田里新葉卷成筒,地膜被風吹得嘩嘩響,農戶蹲地頭直嘆氣。
“清明種麥谷雨天,小滿玉米正竄稈”,可天公偏在節骨眼上潑冷水。農技站喇叭晌午就響了:夜間氣溫跌破5℃,趕緊給苗子穿“棉襖”。
老一輩常說“煙熏能驅寒”,現在得配上科技狠活才保險。塑料大棚該加固的別拖延,鐵絲綁緊骨架,防的是夜里狂風卷地膜。葉面肥得抓緊噴了,磷酸二氫鉀兌水,趁中午升溫時往葉背灑。
村里王老漢前年吃過虧,霜凍前沒管,三畝地減產兩成多。今年他早早就把草苫子備好了,說土辦法加新法子,心里才踏實。
南方稻區也別大意,接下來一周連陰雨,排水渠得提前清淤。稻苗剛分蘗就泡水里可不行,田埂挖個淺溝,讓積水順溜排出去。有人覺得看天吃飯靠運氣,我個人認為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
天氣預報說未來三天還有兩股冷空氣,該出手時別等天亮。
農資店這兩天擠滿了人,防凍劑、地膜賣得飛快,去晚了怕缺貨。玉米根系現在最脆弱,低溫一凍吸收差,補肥就得搶時間窗口。大棚種植戶更要留神,晝夜溫差超過15℃,中午得及時通風換氣。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可不等人,該動就得動。聽說鄰縣有個合作社,用無人機噴防凍液,效率比人工高五倍。咱們散戶買不起機器,幾戶合伙租也行,成本平攤更劃算。
夜里去地里轉一圈,聽聽有沒有結冰的咔嚓聲,心里才有數。地膜覆蓋時邊角壓嚴實,別留縫,冷風鉆進去苗子就遭罪。要是發現葉片有輕微凍斑,別急著拔苗,及時追肥還能緩過來。
農業局發的防災手冊在村委放著,有空去領一本,照著步驟來。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搶時間,今晚睡前把準備工作全落實了。明日天亮就噴藥,中午加固大棚,后晌把備用的草苫子搬到地頭。都說種地靠經驗,可經驗也得跟著天氣變,老辦法得摻新點子。
這場霜凍是個坎兒,挺過去苗子就能好好長,秋天收成全看現在。記住了,地里的活計沒捷徑,提前防比事后救管用十倍。趕緊把家里的塑料布找出來,不夠的話,鄰村老李那還有存貨。
農技員明早八點到村口,有不懂的趕緊去問,別自己瞎琢磨。這茬玉米能不能豐收,就看這幾天咱們能不能搶在霜凍前頭。
最后說一句實在話,地里苗子好了,秋天糧倉才滿當,現在苦點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