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初,黨中央決定脫離張國燾指揮的紅四方面軍,率領紅1、紅3軍團和中央機關縱隊北上。9月12日,甘肅省迭部縣俄界村(今高吉村),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
會議同意中央關于同張國燾斗爭所采取的步驟,及繼續北上的戰略方針,作出《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
此前紅一四方面軍一起北上行軍時,混合編為左右兩路軍。在左路軍的紅5軍團、紅9團還有一些機關都沒能北上,留在紅四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原有1萬4千多人,此時北上部隊只剩下8千多人。彭德懷提議改稱紅軍陜甘支隊,因為北上部隊不是全部紅一方面軍。改編后部隊戰斗序列如下:
司令員:彭德懷元帥。
副司令員:林彪元帥。
政治委員:毛澤東,開國領袖。
參謀長:葉劍英元帥。
副參謀長:張云逸大將。
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政治局委員。
政治部副主任:楊尚昆,建國后擔任國家主席。
司令部
作戰科科長:伍修權。
后方勤務部部長:楊至成上將。
政治保衛局局長:羅瑞卿大將。
政治部
組織部長:李弼廷,1936年1月犧牲,
宣傳部長:陸定一,建國后中央宣傳部部長。
地方工作部長:劉少奇,開國領袖。
白軍工作部長:賈托夫,建國后輕工業部部長。
第1縱隊,原紅1軍團,下轄6個大隊
司令員:林彪兼。
政委:聶榮臻元帥。
參謀長:左權,1942年犧牲。
政治部主任:朱瑞,1948年犧牲。
政治部副主任:羅榮桓元帥。
供給部長:趙爾陸上將。
直屬教導隊隊長:陳奇涵上將。
第1師,下轄的1、2、3團改稱1、2、3大隊。
師長:劉亞樓上將。
政委:黃甦,長征后1935年直羅鎮戰役中犧牲。
第1大隊大隊長:楊得志上將。
第1大隊政委:肖華上將。
第1大隊副大隊長:陳正湘中將。
第2大隊大隊長:李英華,1935年吳起鎮戰斗中犧牲。
第2大隊政治委員:鄧華上將。
第3大隊大隊長:黃永勝上將。
第3大隊政治委員:林龍發,1036年5月,在東渡黃河作戰中犧牲。
第3大隊繼任政治委員:張愛萍開國上將。
第2師,下轄的4、5、6團改稱4、5、6大隊。
師長:陳光,1954年意外去世。
政治委員:肖華上將。
第4大隊大隊長:黃開湘,1935年11月,高燒40度擦槍走火犧牲。
第4大隊政治委員:楊成武上將。
第4大隊副大隊長:張仁初中將。
第5大隊大隊長:張振山,1937年犧牲。
第5大隊政治委員:謝有勛,1935年9月在四川西北部犧牲。
第5大隊繼任政治委員:賴傳珠上將。
第6大隊大隊長:朱水秋,抗戰時期舊傷復發,轉地方工作。
第6大隊政治委員:鄧富連,后改名鄧飛,建國后糧食部副部長。
第2縱隊,原紅3軍團,下轄4個大隊。
司令員:彭雪楓,1944年犧牲。
政委:李富春,
副司令員:劉亞樓上將。
參謀長:肖勁光大將。
政治部主任:袁國平,1941年犧牲。
第10大隊大隊長:黃珍,1935年10月,吳起鎮戰斗中犧牲。
第10大隊政委:楊勇上將。
第11大隊大隊長:耿飚,建國后任軍委秘書長。
第11大隊政委:王平上將。
第12大隊大隊長:謝嵩,1937年底因車禍犧牲。
第12大隊政委:蘇振華上將。
第13大隊大隊長:陳賡大將。
第13大隊政委:李干輝,建國后轉地方工作。
第3縱隊,原中央縱隊,包括中央機關,軍委所轄機關、干部團等。
司令員:葉劍英元帥。
政治委員:鄧發,中央政治保衛局局長,1946年與葉挺等人空難犧牲。
參謀長:張經武中將
政治部主任:蔡樹藩,建國后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
繼任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大將。
1935年9月12日俄界會議后,彭德懷和毛澤東帶領陜甘支隊北上,17日奪取甘肅甘南的天險臘子口,18日占領甘肅隴南哈達鋪。
哈達鋪是個有四五百戶人的鎮子,當地居民是漢族和回族,盛產藥材,商業發達。1935年6月翻雪山、過草地之后,中央紅軍一直在藏區行軍,長期吃炒青稞等食物,幾個月沒有吃過大米白面。
為迅速補充體力,中央紅軍決定在此休整恢復體力,紅軍總政治部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號。陜甘支隊全軍,無論司令員還是普通士兵、挑夫,每人發大洋一塊。在當地,5塊大洋可以買一頭肥豬,2塊大洋可以買一只飛揚,1塊大洋可以買5只雞。
在哈達鋪停留的四五天時間,紅軍各伙食單位都采購豬羊,買米買鹽,大辦伙食。指戰員放開胃口猛吃,狠補一下幾個月艱苦長征的體力消耗。紅軍官兵洗澡理發,縫補軍裝,進行休整。部隊進行后勤物資儲備,籌集了大批糧食,買到鹽巴、藥品,還截獲了敵運輸隊的大批布匹和棉花,解決了御寒問題。
紅軍先頭部隊占領哈達鋪時,毛主席特意向總部直屬偵察連連長梁興初交代,想辦法搞點精神食糧來(批國民黨的報紙、雜志)。哈達鋪的郵局發現了國民黨的地方報紙,收集后送給了中央領導。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翻閱著先頭部隊繳獲的報紙,天津《大公報》上刊登了蔣軍圍剿陜北共匪劉志丹的消息,還有懸賞捉拿徐海東的公告。這些消息讓他們喜出望外,陜北有紅軍,有游擊隊,可以作為中央紅軍的立腳點。
陜甘支隊休整后重新出發,27日進占甘肅南部的榜羅鎮和通渭,翻越六盤山,10月19日到達吳起鎮,勝利結束了長征,此時只剩下6800多人。
1935年11月初,陜甘支隊同紅15軍團會師后合編,兵力達到14000多人。陜甘支隊番號撤銷,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下轄紅1軍團(紅3軍團合并)和紅15軍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