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華(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又名蕭以僔,江西興國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原副國級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其姓名受二簡字影響有時寫作“肖華”。
紅軍時期
蕭華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共黨外圍組織“青年干社”,1928年加入共青團,同年12月20日參加興國暴動。1929年2月,蕭華參加興國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學習,后任共青團興國縣委組織委員,年底被推選為興國共青團縣委書記。
1930年在毛澤東視察興國時向其匯報工作,受到其賞識,不久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共產黨,時年僅14歲。蕭華出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特務營三連政委、特務營政委。1932年1月,任紅十師三十團政委,4月任紅一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1933年9月,蕭華任少共國際師(1934年春改稱紅軍第15師)政委,同師長陳光率部參與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中的閩北拿口戰(zhàn)斗、黎川團村戰(zhàn)斗、廣昌保衛(wèi)戰(zhàn)、驛前防御戰(zhàn)、石城保衛(wèi)戰(zhàn),完成中央軍委交給的任務[3]。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與彭紹輝率紅15師突破國軍四道封鎖線,掩護軍委縱隊。在湘江戰(zhàn)役中,紅15師損失慘重。1935年1月,紅15師番號撤銷,蕭華調任紅一軍團組織部長。
1935年3月21日,蕭華率紅軍先遣部隊強渡烏江,為大部隊前進打開通道。5月,蕭華協助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保障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地區(qū)[4]。在紅軍強渡大渡河時,蕭華親自吹沖鋒號鼓舞紅軍戰(zhàn)士。1935年6月起,任紅二師政治委員、紅軍陜甘支隊第一大隊政委,率部參與臘子口戰(zhàn)役、攻克通渭以及青石嘴戰(zhàn)斗,于10月到達陜北,并參加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3]。1935年12月,任紅一軍團第二師政委,參加東征戰(zhàn)役、西征戰(zhàn)役和山城堡戰(zhàn)役。1936年2月東征戰(zhàn)役的兌久峪戰(zhàn)斗中,蕭華左腿負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參與平型關戰(zhàn)役。10月,蕭華任第343旅政委,參與廣陽伏擊戰(zhàn)和午城、井溝戰(zhàn)斗。
1942年,劉少奇視察115師與山東軍區(qū),自左為黎玉、周長勝、劉少奇、陳光、蕭華、梁興初、羅榮桓
1938年6月,蕭華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343旅部分機關人員和少量部隊進入冀魯平原,于1938年9月27日抵達山東樂陵,開辟冀魯邊抗日根據地,組建了兩萬人的部隊,被稱為“娃娃司令”。由于冀魯邊區(qū)威脅天津、滄州、德州、濟南等地和津浦鐵路,因此遭到日軍多次掃蕩。1939年,冀魯邊區(qū)災荒嚴重,大部隊難以存留,蕭華不得不于9月下旬率主力轉移至魯西。1939年11月,蕭華出任魯西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次年年初被選為魯西行政公署主任,在魯西開辟根據地。1940年7月,蕭華率部擊敗國軍石友三部。
1941年12月起,肖華任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qū)政治部主任,協助羅榮桓領導山東根據地的斗爭,粉碎日軍掃蕩,并爭取了四支偽軍部隊參加八路軍。蕭華還領導了山東地區(qū)的整風運動、精兵簡政、開展“鐵的模范黨軍活動”等項工作。
第二次國共內戰(zhàn)時期
抗戰(zhàn)勝利后,蕭華率部渡海搶占東北,開辟南滿根據地,任東滿人民自衛(wèi)軍司令員兼政委。1946年1月,任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qū)司令員兼政委和中共遼東省委書記。1946年4月,指揮本溪保衛(wèi)戰(zhàn),但最終放棄本溪;5月,指揮鞍海戰(zhàn)役,迫使國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部倒戈;10月,指揮新開嶺戰(zhàn)役,殲滅國軍25師8,000余人。1946年12月,由于南滿局勢惡化,陳云和蕭勁光被派到南滿地區(qū)領導工作,蕭華改任南滿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南滿分局副書記,協助指揮了四保臨江戰(zhàn)役,后又參與夏秋冬攻勢。
1948年5月,蕭華任東北軍區(qū)第一前線指揮所(后改第一兵團)政治委員,與蕭勁光共同指揮長春圍困戰(zhàn)。在迫使長春國軍投降后,南下參與遼沈戰(zhàn)役的沈陽外圍作戰(zhàn)。11月,蕭華任東北野戰(zhàn)軍特種兵縱隊司令員,參與平津戰(zhàn)役。1949年3月,蕭華任第四野戰(zhàn)軍特種兵司令員,4月28日改任第13兵團政治委員。1949年7月,蕭華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率團到布達佩斯參加第二屆世界青年聯歡會,并當選為第二屆世界民主青年聯盟理事,爾后,應邀訪問了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月蕭華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與劉亞樓合作組建解放軍空軍。4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時年僅39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將。1956年9月任中共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副書記,12月任總干部部部長。
1959年10月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964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監(jiān)察委員會書記,9月,接替病故的羅榮桓,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1966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曾參與制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連隊管理教育工作條例》。
1975年7月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1977年任蘭州軍區(qū)政委、中央軍委委員、中共甘肅省委第二書記。
蕭華是著名歌曲《長征組歌》的作詞者。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83年6月,蕭華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85年8月12日于北京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