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肌營養不良已不單單是罕見病,有不少患者在青少年時期就被確診。于是很多人年紀輕輕就開始吃藥“控制”,甚至還美其名曰“效果很好”。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在現代醫學里,得了肌營養不良,面臨的永遠只有2個字“控制”。這似乎是個治療肌營養不良最快捷的解決方案。然而,在中醫理論里,卻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
我們不排斥現代醫學,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疾病、“急病”面前,現代醫學有其獨有的優勢。但是中醫治療肌營養不良,注重辨證論治,調理臟腑氣血,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案例介紹
男性患者,23歲。起初只是雙下肢無力,行走易疲勞,蹲下起身困難,未予重視。但隨著病情發展,四肢肌肉逐漸萎縮,肌力減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近兩年,患者還出現了容易疲勞、面色萎黃等癥狀。
患者曾在多家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肌營養不良,服用過多種西藥,但效果均不理想,且藥物副作用明顯,出現了胃部不適、頭暈等不適癥狀。經人介紹,前來尋求中醫治療。
刻診:
面色萎黃,神情焦慮,四肢肌肉萎縮明顯,肌力減退,伴有容易疲勞、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舌淡胖,苔薄白,脈細弱。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腎藏精,主生長、發育,脾腎兩虛,氣血不足,導致肌肉萎縮、無力等癥狀。
容易疲勞、面色萎黃為氣血不足之象;頭暈目眩、失眠多夢是氣血虧虛,心神失養的表現;
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舌脈表現,中醫辨證為脾腎兩虛,氣血虧虛。
于是李俊才醫生開了一張固本培元生肌療法方劑:
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熟地、山藥、枸杞、當歸、木瓜、炙甘草等。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早晚各1次。
結果怎么樣?
患者服用上方1個多療程后,雙下肢無力癥狀明顯改善,行走更加穩健,疲勞感減輕,睡眠改善。
上方劑量微調,繼續服用一段時間后,患者四肢肌肉萎縮程度有所緩解,肌力增強,容易疲勞、頭暈目眩等癥狀消失,睡眠良好,精神狀態明顯好轉。
注: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需要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辨證施治,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