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新盤特點過于“扎眼”。
容積率低、出房率高、硬件卷的狠……
還有一個特點:“插花盤”特別多!
不知道城區的哪塊迷你空地,突然就變成住宅。
就像“連連看”一樣,為什么“插花盤”越來越多了?
?城市更新進入“繡花時代”
2023、2024年天津城市更新大刀闊斧。
20萬方以上的空地,能列入城更的基本都搞定了。
比如天拖、西營門、創意之城、井岡山路、時代之城……
陣仗猛、體量大,開啟“大城時代”。
2025年,從整片開發轉向零敲碎打。
剩下的小地塊,很多都以“微更新”的形式打包。
紅橋耀華中學城市更新:觀槿花園,僅124套房源。
河西紅旗新里城市更新:格調系住宅,僅56套房源。
河西紅旗新里規劃
體北先達地塊城市更新:綠城代建,僅118套房源。
體北先達地塊示意圖
河北中山北路城市更新:軌交摘地、綠城代建,僅6棟樓。
軌交中山北路效果圖
河東大直沽城市更新:四號臺住宅地塊占地才4萬平米。
河東大直沽城市更新規劃
和平西康路城市更新,也僅有一丟丟住宅。
河西西南樓城市更新:隆昌路地塊住宅僅有1.4萬平米。
紅橋光榮道城市更新:新建住宅4.1萬平米。
城市更新需要算經濟賬,有收益才能覆蓋修繕成本。
小體量的微更新,就要匹配小體量住宅。
總賬算得過來即可,不能以營利為目的。
?以地化債
天津大力開展“三年化債”行動。
要求“一企一策”精準化債,允許“變現資源資產”。
不少“插花地”背后都有化債背景。
另外,如果是棚改地塊,都大力度出讓,能賣盡賣。
山東路地塊、躍進南里地塊(格調澄園),都屬于棚改地塊。
格調澄園效果圖
?盤活存量
天津從2023年起開展“三量計劃”(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
2023年盤活閑置/低效土地/房產136萬平米;
2024年再完成150萬平米的任務。
很多國企手里,都遺留下來不少“插花地”。
以前房地產是增量時代,搞“大盤爭霸賽”,看不上小地塊。
現在是存量時代,改善市場,買房人回歸市區核心區。
這些“插花地”迎來價值重估,紛紛啟動。
而且,眼下雖然政策基本穩定,但產品變化太快。
銷售周期稍微長一點,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房企們也更熱衷開發小地,快進快出。
南開海光寺上蓋住宅地塊,正在調研。
水上霞光道還有塊地,也要動了,占地只有5萬方。
天拖“遺留”地塊、天朗大廈、新八大里一里北地塊、泰達城R3地塊、和平城鐵大廈……都在存量盤活。
? 啟動資金到位
在這輪化債中,國企通過債務置換,緩解短期債務壓力,增加企業流動性。
直白點說,獲得啟動資金,也就能開發地塊了。
提升國企的庫存地塊盤活率。
比如天房崇德園、粵翠名邸、六合國際……
現在來看,這也都屬于老城遺留下來的“插花盤”,重新啟動。
南開地鐵沿線、王頂堤CBD、華苑雅士道地塊……也都是待開發宅地。
王頂堤CBD位置圖
?代建市場愈加成熟
有些企業的主營業務是建筑工程、市政建設,不太擅長開發住宅。
即便當了“地主”,以前也無從下手,很多地塊也就擱置了。
現在代建市場太成熟了,品牌大、產品好、有號召力、精準營銷。
金地、格調、綠城、龍湖……直接找代建全搞定。
get到新的變現方法,小地塊也能產生大效益。
華北集團在南倉的地塊,分別找綠城和龍湖代建,“效果”很不錯。
李七莊、楊柳青出讓的地塊地,也找金地和綠城代建,有價也有量。
當然,“插花盤”也有“雙面人生”。
優勢是地段好,區域核心或者城市核心。
處于老城,周邊生活配套沒的說,煙火氣十足。
但對于改善來說,劣勢也不小。
體量太小,匹配的社區功能就少。
最簡單的,6000平米的地塊怎么可能配上2000平米的會所?
景觀園林規模也小,社區雖然靜謐,但場景感不足。
而且,周邊的城市界面往往老舊,被老破小拖拽。
不過,這兩年的“插花盤”兩低一高,也算是給出買在核心區的機會。
要不是以上幾個原因,也斷然不會有這樣的供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