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克作為吉利旗下主打年輕化的車型,在2024年9月上市了全新領克Z10,新車憑借年輕化的造型、中大型轎車定位,以及入門不到19萬元的售價,在亮相之初便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然而在首月交付2819輛后,其銷量便逐月下滑,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間,還出現了連續四個月銷量不足500輛的慘淡銷量。那這背后是什么原因讓這臺熱門車型淪為邊緣化產品呢?今天我們就從不同維度一起來分析一下。
品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領克自誕生之初便試圖以“年輕化”和“運動化”的品牌形象撬動市場,但消費者對其品牌價值的認知始終存在局限性,多數用戶認為品牌旗下車型主要定價于15-20萬元區間,但當Z10主銷車型價格突破22萬元時,消費者會自然將其與極氪007(參數丨圖片)、小鵬P7+等競品對比,而即便在同一個品牌體系下也,極氪品牌的豪華屬性也要更為明顯,這使得Z10陷入“品牌不如極氪,性價比不如比亞迪”的雙重困境。
功能配置與定價并不強
盡管2025款領克Z10全部升級為了800V平臺,但2024款車型推出時大部分配置均為400V平臺,入門款車型甚至未配備碳化硅電機,這種差異化策略在2024年顯得不合時宜,畢竟競品車型比亞迪漢EV、小鵬P7+已實現全系800V架構,而消費者對高壓快充、低能耗的核心訴求也讓領克Z10的優勢并不明顯。
除此之外,領克Z10在安全配置方面也并未達到這一價格區間應有的水平,頂配車型缺失后排側氣囊與膝部氣囊,相較極氪007標配的28項主動安全功能形成明顯落差,當技術配置無法匹配價格梯度時,性價比的光環便迅速消退。
市場策略的失誤
上市初期的營銷失誤也為領克Z10的后期銷售埋下了隱患。在預售階段新車宣稱“24小時訂單破萬”,但正式上市后新車首月交付量卻不足3000輛,如此大的差異也透支了市場信任。更致命的是,上市次日即傳出終端變相降價消息,雖被官方解釋為“權益調整”,但頻繁的價格波動也加劇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而在產品迭代層面,2024年8月煥新的極氪001已換裝800V平臺、而2025年3月上市的小米SU7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放至20萬元區間,但領克Z10并未跟進進行升級,這種滯后的策略讓其在后期競爭中失去了競爭優勢。
渠道錯配影響用戶體驗
領克此前是一個燃油車品牌,而在電氣化轉型過程中,其經銷商體系在新能源時代也顯露出一些不適應。根據此前一項調查顯示,領克在產品布局時仍將Z10投放至以燃油車為主的4S店,這讓習慣通過直營店體驗的用戶感覺到不太適應。
某二線城市銷售顧問也坦言:"此前領克培訓的重點依然是03和06系列,對領克Z10的三電技術講解流于表面。"這種不太專業的培訓以及渠道的錯配也直接影響了用戶體驗。而在目前各家車企都非常注重的私域方面,領克APP社區中關于Z10的討論熱度不足極氪001的1/5,這也體現出領克在渠道建設方面的不足。
總結:
通過以上多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場領克Z10的敗局中,銷量的下滑不僅僅是產品定位的失誤,同樣也反映出領克在技術層面、配置層面、市場策略層面和渠道建設上的不足,如果后期領克要想順利完成電氣化轉型,除了專注于新產品的研發,還要注重這些領域的加強,不知道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