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在位于鹿泉區的石家莊市農作物品種綜合測試評價基地,一望無際的麥田正由綠轉黃,一個個麥穗鉚足力氣生長。全市農業農村系統相關負責同志、種植大戶、種子企業代表等100余位觀摩人員齊聚于此,仔細觀察著這些壯碩挺拔、籽粒飽滿的新品種小麥。
“我們在這里舉辦全市種業管理工作業務培訓暨冬小麥新品種展示觀摩會,一方面是為了推廣適宜石家莊市種植的優質冬小麥新品種,另一方面是為了做好種業業務培訓,助力全市小麥生產提質增效。”市種子管理站站長孟小莽介紹。
當前石家莊市小麥已進入灌漿中后期,正是開展不同小麥品種田間生理特性對比、綜合性狀評價的最佳時期。觀摩人員依次觀摩綠色節水小麥、優質強筋小麥、高產穩產小麥三個展示區。大家仔細觀察不同小麥品種的株型、株高、群體及穗部性狀等指標,對品種特性、產量構成要素、抗逆性等進行了探討交流。
“眼前這片展示田里,集中展示了來自河北省28家企業和科研單位的70個品種。”孟小莽表示,“其中,綠色節水型小麥品種10個,優質強筋型小麥品種10個,高產穩產型小麥品種50個,都是石家莊市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代表了石家莊麥區冬小麥品種創新的最高水平和發展方向。”
在觀摩人員的見證下,專家組現場根據不同小麥品種的田間長勢、豐產性表現、抗性表現等進行綜合考評,篩選出“石農083”“中麥6032”“藁優5766”“石麥33”等25個綜合表現優良的“專家推薦品種”,并向社會公布。
在隨后召開的種業管理工作業務培訓會上,相關專家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大豆良種繁育技術》等法律法規及專業技術培訓。培訓結束后,與會人員圍繞當前農作物種植情況、新品種培育、品種權申報、種業市場監管、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等實際問題開展討論交流。
“種業是農業科技的‘芯片’。今年我市將繼續以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攻關、種業基地提升、種業企業服務和種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為抓手,全力扶持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孟小莽說。
當前,石家莊市正深入開展農業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深度挖掘優異種質和基因,鑒定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30個;開展節水小麥、強筋小麥、高油高蛋白大豆等5項特色作物育種聯合攻關,選育5-8個新品種(系);新建4個省級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和2個市級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加大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戰略合作,聯合種業企業開展農業科技項目研發;依托河北省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開展高油高密、帶狀復合種植、高緯度地區、鹽堿地大豆品種篩選工作,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記者 李坤曉)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