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在土耳其的談判,不出意外地以無果而終的方式落幕。然而,這似乎揭開了俄烏新一輪對抗的序幕。
1.俄羅斯要拿下烏克蘭八個州?
隨著談判結束,更多細節被披露。
據外媒報道,談判桌上,俄羅斯不光堅持烏克蘭撤出東部四州,還拋出了一個讓人咋舌的要求——俄羅斯代表稱,若烏克蘭不同意,俄方會拿下八個州。據悉,這多出來的四個州分別是哈爾科夫、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以及敖德薩,如果真的被劃歸俄方,那烏克蘭將失去海岸線,成為一個內陸國,面臨重大地緣政治變動。
(俄羅斯有了更大的戰略目標)
有分析稱,俄羅斯的戰略行動歷來都是謀定而后動,他們的言辭或許不止是象征意義,而是在為下一步行動搭建“輿論戰”橋頭堡。
烏克蘭方面堅決抵制俄方的無理請求。他們希望通過談判穩住局勢,但顯然現在的對話并非朝和平發展。但是,面對持續加大的壓力,烏克蘭還有多少牌可打?現在的他們似乎已經沒有了后退的余地。
2.普京下令:建立邊境緩沖區
隨著土耳其談判的破裂,戰場上硝煙再次彌漫。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時候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在俄烏邊境設立緩沖區,引起各方議論紛紛。
關于這個緩沖區,普京并沒有透露具體位置。有人認為,它可能設置在原本的國界附近,也有分析指出,緩沖區可能延伸至包括烏東四州的新邊界。如果選擇后者,俄軍的戰略布局將涵蓋更多的烏克蘭領土,呈現出一種擴張姿態。
(普京下令建立軍事緩沖區)
設立緩沖區,折射出俄羅斯更深的戰略意圖。首先,緩沖區旨在物理層面上實現隔離,通過構建一道堅固的“安全墻”,有效遏制烏克蘭遠程火力對俄本土的襲擾。特別是針對像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等頻遭炮擊的地區。
其次,從控制關鍵戰略區域的角度來看,俄軍的目標顯然不僅限于打造這樣一個防護帶。在哈爾科夫方向建立隔離帶,就能夠有效切斷烏方武器運輸線,加強對烏軍反攻的壓制力。這不僅有助于守住已經取得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下一步戰略優勢的爭奪提前預熱。
3.俄軍事專家:緩沖區應擴大至100公里
建立緩沖區,無疑是一種戰略上的需要。俄羅斯顯然力求通過這一舉動,確保其在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優勢,不斷增強對關鍵區域的控制。
那么,這樣的緩沖區究竟需要多寬?俄羅斯軍事專家馬特維丘克的看法是,至少需要將緩沖區擴大到100公里的范圍,從而為俄羅斯構建出足夠的防御縱深。
(軍事緩沖區能有效遏制烏軍火炮的威脅)
隨著緩沖區的設立,俄羅斯有望逼迫烏克蘭一步步后退,從而削弱其火炮、無人機襲擊以及導彈打擊的能力。以往交火相對平靜的地區,或許會因為這一動作而升級為高強度戰場。
這種情況下,俄軍的下一步可能是進一步收緊對烏克蘭的南北夾擊,將更多戰略重心投向控制交通要道及軍事設施。若果真如此,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環境將愈加嚴峻,而俄羅斯則有望借此機會繼續擴展其影響力。
4.建立緩沖區,俄羅斯的底氣在哪里?
普京宣布邊境緩沖區計劃之際,烏克蘭方面強烈譴責,指責其為地區穩定帶來了新的威脅。然而,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來看,他們卻表現得異常從容。這不只是由于俄軍在前線節節勝利,更是因為俄羅斯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與經濟韌性,承受住了美西方的大規模制裁,有足夠的底氣實現自己的目標。
相比之下,烏克蘭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困境,不僅在火力上未能與俄軍抗衡,前線士兵在長時間鏖戰中也逐漸顯露出疲態。即便獲得了西方大量武器裝備的支持,但這些援助在層層封鎖和復雜地形的限制下,往往難以發揮最大效用。
(特朗普對俄烏的態度似乎正悄然轉變)
最關鍵的是,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正在發生轉變,此前一度停掉了對烏軍的軍事支持和情報支持。更何況,特朗普近期剛與普京進行了通話,就改善兩國關系釋放了積極信號。換句話說,只要普京給得出足夠的籌碼,或許特朗普并不在意放棄烏克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