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北京電影制片廠成立,原名為北平電影制片廠,幾十年來,北影廠制作了無數優秀的電影作品《烈火中永生》《林家鋪子》《駱駝祥子》《茶館》《紅旗譜》等等,通過這些電影培養出來了許許多多優秀的電影人才。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物是人非,曾紅極一時的很多演員們已悄然離世,他們個個高壽,都活到了90歲以上。
黃素影(99歲)
北影廠的配角藝術家,演了近70年的小角色,她癡迷演戲,只要有戲拍,就特別高興,不管是龍套、群演等等都不在乎,認真對待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小人物。
《早春二月》中的陳奶奶,《烈火中永生》的江姐戰友,《小兵張嘎》中的玉英媽媽,《五彩路》中的桑頓奶奶,等等,《臥虎藏龍》《康熙微服私訪記》《馬蘭花開》《呂梁英雄傳》《暴風驟雨》等,在老電影中,經常會見到她的身影。
一生演過配角無數,是真正的好演員,90歲時獲得了第13屆北京放映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2017年11月21日,黃素影去世,享年99歲。
陳立中(97歲)
北影廠的老旦演員,在黑白老電影中演了多個不同類型和形象的老大媽,鏡頭上的她有一種純天然的親和力,令人感到親近。
代表作有《野火春風斗古城》《烽火少年》《柳暗花明》《水滸傳》《沖破黎明前的黑》《第十個彈孔》《白求恩大夫》《小二黑結婚》《山村姐妹》等。
1984年,陳立中退休,此后還在一些影片中出演配角,直到82歲時拍完電影《挺立潮頭》后,離開熒幕。
2005年時,陳立中突患病臥床不起,之后一直陷入昏迷狀態,沒有真正的清醒過來,整整的七年時間,飽受病痛折磨,在2012年7月21日去世,享年97歲。
凌元(95歲)
原名張敏,觀眾們很喜歡的一位老電影演員,內地最早的一批女演員之一,入行前在醫院做助產護士,因對演戲感興趣,在1937年時考進了滿洲映畫協會表演訓練班,同年開始拍戲,抗戰勝利后,滿映解體,為告別過去,改名凌元。
20歲時第一次登上熒幕,導演給她安排的角色就是“母親”,此后幾十年來,在電影中就沒有年輕過,演“母親”一演就是一輩子。
1950年,凌云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
事業的高峰期在五十年代中期,相繼接拍了《平原游擊隊》《紅旗譜》《金山多嬌》《馬蘭花開》《神秘的伴侶》等熱映的老電影,給秦怡、田華、于洋等演員演過母親或奶奶。
有“母親專業戶”之稱,脾氣好,演技佳,是很多導演愿意合作的演員。
感情上,凌元結婚較晚。
32歲時,在拍攝電影《內蒙人民的勝利》時,認識了劇組的美工李恩杰,她溫柔善良,他多才多藝,兩人互生情愫,相戀不到一年結為夫妻。
婚后,凌元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特殊年代到來時,夫妻倆都被批斗,關在了不同的地方,遭到了毆打和折磨,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的大兒子患了腦瘤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英年早逝,對凌元打擊很大。
1974年后,凌元和丈夫恢復了工作。
1984年,凌元從北影廠退休,丈夫已經去世,晚年怕給孩子們添麻煩,一直一個人住,2012年1月20日,凌元因肺癌病逝,享年95歲。
李健(91歲)
北影廠的四大老旦之一,和陳立中、凌元、黃素影齊名,一輩子演的都是配角,沒有演過年輕人。
《紅旗譜》中演過嚴大娘,《小兵張嘎》中演過嘎子的奶奶,《哈爾濱之夜》中演過老太太,《蘇鳳記》中演過秋媽,《血濺櫻花》中演過春子母親,《保衛我們的土地》中演過農村大嫂,等等。
2007年,李健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頒發的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及終身成就獎。
2008年12月1日,李健在北京病逝,享年91歲。
方輝(94歲)
北影廠的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老電影中以擅長演反派被觀眾知曉,身上有一股子匪氣。
在《英雄虎膽》中演過的土匪司令李漢光,眼神陰霾,貪戀酒色,心狠手辣,把一個反派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讓觀眾恨得牙癢癢,這是方輝熒幕上第一個反派人物。
《暴風驟雨》中的打手李青山,在群眾面前仗勢欺人,在惡霸地主面前搖尾乞憐,臺詞“六爺的船翻了,我姓李的也得落水呀!六爺的事兒,我豁出命來干”,印象很深。
《烽火少年》中的偽軍隊長,《黑三角》中的特務邢祥,《五彩路》中的大管家,《淚痕》中的許飛雄,《無名島》中的敵炮長馮占奎,《糧食》中的偽軍排長李德勝,等等,反面人物無不都是惡棍樣,壞到了骨子里。
2022年11月29日,方輝在北京病逝,享年94歲。
王云霞(91歲)
北影廠剛剛成立時,最早的一批演員,性格舒緩沉穩,不爭不搶,在老電影中多演配角,演啥像啥。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糧食》《水上春秋》《探親記》《洞簫橫吹》等。
60年代中期,特殊年代到來時,王云霞因參演的電影《紅河激浪》被批成了“毒草”,受到了牽連,遭到了審查,失去自由,暫停了演員事業。
直到1981年,才再次出現在熒幕上,出演了《陌生的朋友》《包氏父子》《跳動的火焰》《笨人王老大》等影視作品。
晚年的王云霞患了阿爾茲海默癥,記憶力減退,思維混亂,受曾經被迫害的陰影,總是感覺有人要害她,在2018年5月時病逝,享年91歲。
袁思達(92歲)
軍人出身,參加過抗戰從事文藝工作,抗戰勝利后,主動放棄了到總政武警文工團當團長的機會,選擇到了電影廠做演員,多演反派為主。
參與拍攝過的影片有《孔雀公主》《海囚》《雙雄會》《劉胡蘭》《鋼鐵戰士》《祝福》《相思女子客店》等。
特殊年代時,暫停了演藝事業,因歷史遺留問題被批斗,遭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待遇,直到1985年,身份才得到平反,陸續又參演了幾部影片。
在2013年時去世,享年92歲。
黃忠(94歲)
1950年考入中央電影局電影研究所所屬電影學校學習,畢業后分配到北京電影學院任教,1959年進入北影廠,影片中多演一些大齡的配角,戲紅人不紅,曾在央視版的《西游記》中演過唐僧小時候江流兒的師傅。
《西游記》劇照
代表作有《五朵金花》《雍正王朝》《紅色背簍》《心連心》《土地》《停戰以后》《紅旗譜》《山村姐妹》《金鏢黃天霸》等等。
劇照
2022年2月11日,黃鐘去世,享年94歲。
韓焱(92歲)
早年時從事小說和詩歌的創作,1941年和程述堯、丁力、黃宗江等人創立了南北劇社,參演了《甜妞兒》《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經典話劇作品,四十歲后加入北京電影制片廠。
因入行年齡較大,多演一些大伯、老漢等大齡人物角色,配角為主。
較為熟知的影視人物有《空海》中的空海老師,《一貫害人道》中的徐忠厚,《自有后來人》中的鴆山,《駱駝祥子》中的老馬,《北京故事》中的志農,《酸甜》中的老演員,以及《青春之歌》中的余敬塘,等等。
八十年代后,韓焱淡出了影視圈,此后消失在熒幕上,在2000年時已經去世,享年92歲。
陳志堅(93歲)
北影廠的綠葉演員,擅演反派,在數十部的老電影中演遍了各種小人物,屬于臉熟名字不熟的演員,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知曉他的名字,但對他出演的作品中的人物,印象深刻,配角同樣出彩。
《海霞》中的尤二狗,《無名島》中的水鬼,《暴風驟雨》中的韓長脖,《小兵張嘎》中的偽軍,《報童》中的瞎子老爹,《大河奔流》中的王老大,等等。
《暴風驟雨》劇照
多是一些G腿子,偽軍,敵特等,憑借“歪瓜裂棗”的長相被觀眾記住。
千禧年后,陳志堅淡出了影視圈,此后過著低調的生活,偶爾錄制一些訪談節目。
2009年,拍戲幾十年的陳志堅獲得了第12屆電影藝術學會金鳳凰獎特別榮譽獎,領獎時他說道“我跑了一輩子龍套,說的臺詞加起來,也沒有于洋的一部戲多,得這個獎實在不敢當”。
2010年6月16日,陳志堅去世,享年93歲。
李雨農(92歲)
遼寧人,1950年加入北影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演員,既能演小生又能演老生,正面反面角色都能刻畫的性格鮮明。
《糧食》中演過康成,《尋愛記》中演過李勇,《柳暗花明》中演過李長峰,《智取華山》中演過偵查員,《青春贊歌》中演過小學教師,《汾水長流》中演過周和尚,從藝40多年接拍過30多部影視作品。
2016年時,李雨農去世,享年92歲。
杜粹遠(96歲)
新中國22大影星之一張平的妻子,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拍戲,先后在東北文工團,東北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學院擔任演員,1953年加入北京電影制片廠。
杜粹遠和張平
參演過的影片有《血淚仇》《趙一曼》《紅旗歌》《白衣戰士》《兄妹開荒》等作品中,出演眾多性格不同的影視人物,多演配角。
2019年1月7日,杜粹遠去世,享年96歲。
于藍(99歲)
出生在動蕩的年代,自小跟著父母顛沛流離,看到了戰火下的悲劇,對她的影響很大,長大后投入到了革命的事業,因為“追星”的原因,成為了演員。
情竇初開的年紀,崇拜上了已經名滿四方的電影明星田方,年輕時的田方,濃眉大眼,英俊帥氣,是無數女孩子心目中的白月光。
為了能夠見到偶像,她選擇了文藝事業,終于在1938年拍攝話劇《到馬德里去》,見到了田方。
之后倆人一起排練、演出、成為好友,在接觸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1940年倆人結為夫妻,那一年于藍19歲,田方29歲,婚后倆人在延安生活,育有兩個兒子田新新和田壯壯,后兒子田壯壯成為了導演,中國電影“第五代”代表人物之一。
28歲時,于藍主演個人首部電影《白衣戰士》走上熒幕,此后接拍了《翠崗紅旗》《龍須溝》《偵察兵》《林家鋪子》《白衣戰士》等熱映黑白老電影,紅極一時。
1962年時,于藍當選為新中國22大影星。
1965年,于藍憑借電影《烈火中永生》的江姐一角,紅遍了大江南北,被更多的觀眾知曉。
然而不久之后,國內特殊時期到來,于藍和丈夫田方作為北影廠的重點一起被打倒批斗,后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勞動改造。
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后回到北影廠參加工作,1981年,于藍擔任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的首任廠長,此后的工作精力多在幕后。
2001年,80歲的于藍從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正式退休。
晚年客串了《尋找成龍》《那些女人》《一切如你》等影片。
在2005年時獲得了金鳳凰獎終身成就獎,2009年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20年6月28日凌晨,于藍在北京病逝,享年99歲。
管宗祥(100歲)
山東人,1942年參軍加入部隊文工團,曾擔任第三野戰軍七兵團三十五軍政治部文藝宣傳大隊任副隊長一職,1949年調入北京電影制片廠,開始拍戲。
出演過的影片有《新兒女英雄傳》《祝福》《神秘的大佛》《金鏢黃天霸》《雙雄會》《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沙家店糧站》《智取華山》《俠女十三妹》《高山下的花環》《五郎八卦棍》《血戰五臺山》等。
在《包氏父子》中出演的老包,是管宗祥演過的最有名的角色,含辛茹苦的撫養兒子長大,供他上學,但兒子不求上進,處處攀比,最終讓老包望子成龍的夢想成為泡影。
影片中的臺詞“郭純,你喜歡用什么頭油啊? ”,“斯丹康”,“哦,我也是,用的也是斯丹康”,印象很深。
管宗祥的妻子是于黛琴,國家話劇院的一級演員,兩人的兒子是導演管虎,兒媳是演員梁靜。
晚年的管宗祥曾出演過兒子管虎執導的電影《老炮兒》,影片中鏡頭不多,角色是二爺,一頭白發加上佝僂的身影,給觀眾留下很深印象。
2016年后,管宗祥不再拍戲,之后很少出現在公眾媒體上。
2022年,管宗祥的兒媳梁靜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為公公婆婆慶生,100歲的管宗祥與妻子于黛琴同框,穿著粉絲襯衫,戴著生日帽,氣色很好。
沒想到僅一個月后,就傳出了管宗祥去世的新聞,如今管宗祥的妻子于黛琴,94歲仍健在。
項堃(94歲)
幼年喪母,父親再婚后,項堃受盡繼母的暴虐,他在家中的地位,遠不如繼母身邊的丫鬟,自幼感受到了人情冷漠,養成了獨立自強的性格。
上了學之后,他最愛讀的就是蔣光慈的《少年漂泊者》和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因為這兩部書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人性,引起了他的共鳴。
繼母的阻攔,生活的困難,項堃在跌跌撞撞中完成了學業。
1936年,在老師曹禺的幫助下,項堃加盟了中國旅行劇團,開始表演話劇,先后在《雷雨》《日出》《原野》等經典話劇中擔任重要角色,積累了演出的經驗。
1940年后,項堃走上熒幕開始拍戲,多部作品有《南征北戰》《湖上的斗爭》《垂簾聽政》《烈火中永生》《青年中國》《上饒集中營》《停戰以后》《大河奔流》等等。
在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得到過周總理和毛主席的接見。
給觀眾留下最深的是熒幕上的反派人物形象。
事業上走向高峰的同時,項堃在接拍電影《青年中國》時,與演對手戲的女演員阮斐,產生了感情,
兩人郎才女貌,一個才華橫溢,一個漂亮嫵媚。
1942年元旦,倆人在重慶結婚,婚后條件很苦,沒有房子,夫妻分別住在單位的宿舍里,直到項堃成名后,生活條件才得到改變,兩人育有三個孩子。
國內特殊時期時,項堃遭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對待,對于那段痛苦的回憶,項堃曾說“比起上官云珠、舒繡文等人,我總算活了下來,這就是幸福”。
特殊年代過去后,項堃的身份得到平反,此后他又返回影視圈拍戲,直到90年代中期后,淡出了舞臺。
2009年2月15日,項堃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94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