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神,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5月23日,由石林縣總工會、共青團石林縣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石林縣2025年“ ‘粽’香童趣·書香潤心”親子閱讀+團體輔導+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在西北社區工會驛站溫馨舉行。來自全縣的30組職工家庭相聚一堂,通過心理團輔、親子閱讀、手工實踐等多元形式,度過了一場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關懷的節日盛宴。
心理團輔啟心智 親子互動增默契
活動在趣味橫生的“粽子密碼”非語言溝通訓練中拉開帷幕。孩子通過觀察工作人員展示的“糯米”“紅棗”“咸蛋黃”等食材卡片,通過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向家長傳遞卡片信息,家長們則全神貫注猜測食材名稱,現場不時爆發出會意的笑聲。成功猜對3種以上食材的家庭獲頒“默契小勛章”,在輕松的互動游戲中,親子間的信任與協作悄然升溫。石林縣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心理輔導老師全程觀察互動細節,為后續家庭溝通提供專業建議,讓家長在游戲中學會讀懂孩子的“無聲語言”。
粽香盈袖承古韻 文脈牽心載夢長
工作人員化身“文化引航員”,通過播放動畫,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端午節的起源、習俗以及文化內涵等,課堂上,孩子們時而被屈原的家國情懷深深打動,時而為趣味橫生的民俗故事捧腹大笑。為了讓孩子們對端午節有更深入地了解,還特別設置了端午知識互動問答環節,孩子們積極參與、踴躍舉手,爭相分享自己知道的端午知識,現場氣氛熱烈而歡快。在思維碰撞中,傳統文化的種子悄然播撒進孩子們心間。通過活動,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更加了解了端午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觸。
書香潤心傳經典 詩韻端陽共吟誦
在 “ 詩韻綿延?共話端陽 ”親子共讀環節, 親子家庭共同翻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國節日繪本》 等 ,圍繞 “ 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 ” 分享讀書感悟和讀書體會。孩子們踴躍講述屈原故事、端午習俗,家長們則結合自身經歷暢談傳統文化傳承意義。隨后,全體人員齊聲吟誦《五月五日》《和端午》等經典詩詞, 稚嫩的童聲飽含深情,將詩詞中的端午情思娓娓道來。抑揚頓挫的誦讀聲中,大家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共賞端午盛景,感受詩詞里的文化韻味。 “ 這種閱讀形式讓孩子主動走進傳統文化,比單純說教更有效果。 ” 參與家庭紛紛表示,親子共讀不僅增進了情感交流,更在孩子心中種下了文化認同的種子。
粽香手作憶傳統 協作體驗筑親情
為讓孩子和家長們更好地感受制作粽子的樂趣,工作人員 為每組家庭發放提前準備好的粽葉、糯米、紅豆、咸肉等材料和工具 等, 邀請擅長包粽子的志愿者或家長代表作為 “粽子老師”,現場 為大家演示 粽子的包法, 折粽葉、裝糯米、放紅棗、纏繩子等。隨后,家長和孩子們紛紛拿起粽葉跟著老師包起了粽子,空氣中彌漫著粽葉的清香,不到半小時,一個個精致鮮綠的粽子便 “誕生”了。孩子們拿著自己親手 包的粽子 ,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大家也在活躍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歷史意義,傳承弘揚民俗民風。
暖心禮遇寄祝福 文化浸潤潤童心
活動最后, 主持人為參與活動的親子家庭送上節日的祝福 , 工作人員為每組家庭送上 “ 節日福袋 ” ,內有親子共包的粽子、端午五彩繩、兒童書籍等禮物,特別為孩子們準備了兒童節小禮品。在集體合影中,家長們紛紛表示: “ 活動既有傳統文化的深度,又有親子互動的溫度,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協作中成長,我們也在陪伴中更懂孩子。 ” 現場一位心理輔導老師指出,通過包粽子等需要配合的任務,許多家庭展現出良好的分工協作,這對提升青少年的團隊意識和抗挫折能力很有幫助。
此次活動以端午為媒,將“文化傳承”與“家庭共融”深度融合,不僅讓孩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更通過心理團輔與親子閱讀,為家庭搭建了溝通橋梁。未來,石林縣總工會將持續開展“工會 + 心理 + 文化”系列活動,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內涵,提升服務品質,聚焦職工家庭需求,打造集民俗體驗、文化展示、互動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平臺,不斷提升職工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讓傳統文化與閱讀風尚在全縣生根發芽,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