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越到后面越不對勁,觀眾以為這是一場圍繞癸璽展開的奪寶大戲,結果越扒越發現——癸璽就是個掩人耳目的遮羞布,真正的寶貝,是藏海他爹蒯鐸留下的那堆賬本!啥賬本?封禪臺那場浩大工程的貪污明細,誰拿了多少銀子,誰偷了多少工料,全寫得清清楚楚。這些玩意兒落到誰手里,誰就能讓大雍朝堂來一場地震。藏海不是在找神物,他是捏著雷管上京的!
滅門背后,不是癸璽,是一樁財務黑洞
一夜之間一家被滅,兇手動機要是搶寶物,多少有點不值當。但要是為了毀尸滅跡,那就合理了。蒯鐸手里握著的賬本,直接能把莊蘆隱、曹靜賢,還有那個藏得賊深的第三人送進大牢。他們能不怕?當然怕。所以才要合謀干掉蒯家全門老小,連寵物都不能留。面具人早就點破了,這三人根本就不是意氣相投,而是“賊心聯盟”,一起吃肉時挺團結,一出事就動刀子。
莊蘆隱是打手,曹靜賢是眼線,第三人是軍師
莊蘆隱帶兵,有戰功,滅門這種臟活他干得順手;曹靜賢手下眼線多,動靜一有,他第一個知道;那第三人不出面卻處處有他影子,能讓這倆硬茬一晚上就結成同盟,這人權力得大到哪種地步?石一平跑不掉。他是內閣首輔,管人管事管天命,蒯鐸這種監正級別的老官員他一句話就能生死定奪。三人一合計,得出的方案是:人必須死,賬本必須燒,癸璽能藏就藏,不能藏就一起毀。
癸璽?那玩意兒當時沒人真在乎
最搞笑的就是,莊蘆隱他們一開始根本不知道癸璽在蒯鐸手里。要是知道,蒯鐸在邊關時早被請去喝茶了,還能安穩回京?偏偏他們把蒯家抄了之后,從蒯鐸尸體上搜出那三條銅魚,一臉懵逼。什么玩意兒?裝飾品?后來一合計,才意識到這玩意兒可能是鑰匙,是跟癸璽有關。之前都在冬夏找癸璽,找得天昏地暗,原來寶貝就在自己人手里,氣得差點拿銅魚扇自己耳光。
封禪臺垮塌,塌得不是磚,是貪官的良心
這么大一工程,用了三年都沒修完,好不容易完工就嘩啦塌了,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良心出問題。蒯鐸知道自己背不動這個鍋,便火速回京準備攤牌。他不是逃,是要講道理,用癸璽做籌碼,逼皇上徹查封禪臺這盤黑棋。他圖啥?圖一個公道。結果人剛回家,門口都沒進熱乎,前腳剛踏入京城,后腳就被“關門放狗”滅了全家。
藏海一直追的癸璽,其實只是引子
面具人早就知道這局不簡單,才一直跟著藏海,不光護命還時不時給他“開腦洞”。他不是為了癸璽,他要的是那本賬。他是戶部的趙秉文,專查國庫的,平時拿算盤敲人頭,這會兒終于能敲到權貴腦門上。他幫藏海,其實是在幫自己完成一場大審計。這才是真正的“暗線男主”,他不像其他人吵吵鬧鬧,他是掏出算盤就往命門砸的人。
曹靜賢的殺意,不是突發,是慌了神
曹靜賢看到藏海那一眼,差點沒背過氣去。那孩子的仇恨寫在臉上,跟他當年滅門時看的眼神一模一樣。他本來想穩住,但越看越心虛,趕緊派人查,查著查著更不妙。心想,不管是不是,殺了最保險。這人表面風平浪靜,實則里頭是定時炸彈。他比誰都清楚,只要賬本一天不燒,他就一天睡不踏實。
神秘第三人早就知道局會崩,他提前布好退路
你說這種人能沒后手?他不是蠢,是賭。賭蒯鐸不敢動真格,賭皇上不敢翻舊賬,賭天下太平就沒人關心一座封禪臺的死活。他還真贏了一陣子。十年過去了,藏海才掀開這鍋蓋。這鍋蓋一揭,熱油飛濺,三人臉上全是泡。他以為局布得完美,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偏偏藏海這小子命硬,還帶智商。
癸璽不值錢,賬本值命
別再糾結癸璽在哪了,它只是個噱頭。真正能一紙封官、一紙殺頭的,是那幾頁賬。天下人都盯著那玩意兒,藏海爹拼命藏,它成了全劇的真正主角。癸璽讓人瘋,賬本讓人死。這才是《藏海傳》真正的劇情核——奪寶是假,洗權才是真。
結局要是硬氣,那就該把朝堂洗個底朝天
藏海手握線索,趙秉文暗中推波助瀾,封禪臺的爛賬、水賬、黑賬全都快翻出來了。如果編劇有點骨氣,這戲就得收在朝堂換血、惡人伏法、百姓安居的大局里。別談情、別搞和解、別洗白,老百姓可不想看貪官哭窮,就想看貪官跳樓。癸璽就留著當鎮紙,賬本才是改天換地的真寶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