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稱,他在騎行哈啰共享單車時發現坐墊內有成人震動用品,引發了廣泛關注。
該網友表示,他在5月24日深夜騎行前,發現車坐墊異常鼓起,疑似有異物,隨后打開發現為成人震動用品。取出該物品后,他在騎車回家的途中,該物品開始震動
據報道:5月27日,哈啰單車回應稱已向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梅隴派出所報案并獲回執,網友相關內容已刪除。
共享單車的座椅,本是都市人的“移動沙發”,如今卻成了某些人的“行為藝術舞臺”——有人藏針頭,有人塞情趣玩具,有人貼滿牛皮癬廣告……仿佛每個座椅下都藏著一份“人類迷惑行為說明書”。
今天,咱們就來一場“座椅異物大賞”,順便提醒各位:不檢查就落座,輕則社死,重則傷啊!
座椅盲盒圖鑒:離譜程度按噸計算
一、暗器區:當代容嬤嬤的“繡花針”
曾有人把采血針、刀片豎插在坐墊里,堪稱“物理版仙人跳”。廣州一男子因不滿單車亂停,怒插采血針被拘。
網友銳評:“建議他直接穿越回清朝當太醫。”
被扎網友哭訴:“騎個車而已,怎么還解鎖了《暴雨梨花針》體驗卡?”
二、情趣區:共享單車秒變“共享震感”
上海某網友深夜掃碼開鎖,一屁股坐下竟觸發隱藏款“震動模式”坐墊里塞著成人用品,騎行半路突然“突突”啟動,場面堪比社死版《速度與激情》。
吃瓜群眾神總結:“共享經濟新思路:騎單車送情趣,低碳生活與荷爾蒙齊飛。”
三、廣告區:黑產界的“蓋章狂魔”
辦證、套現、賭博廣告糊滿座椅,武漢曾一天清理1.3萬張小貼紙,網友吐槽:“這哪是騎車?簡直是騎著一張街頭牛皮癬大試卷。”
溫馨提示:掃碼前先擦座椅,否則可能喜提“詐騙一條龍服務”。
四、雜物區:人類惡意的“垃圾填埋場”
釘子、膠水、奶茶殘渣輪番上陣,有用戶坐下后驚呼:“我的褲子被封印了!”
哲學發問:往座椅潑奶茶的人,到底是恨單車還是恨全人類?
保臀行動指南:拒絕成為“受害者聯盟”
那么,網友們應該如何正確打開使用共享單車呢?小編建議:落座前先玩“大家來找茬”。
必須練就一看、二摸、三聞必殺技,座椅鼓包?裂縫?可疑凸起?夜間請打開手機閃光燈偵查,感受是否有硬物偷襲(別徒手摸!小心暗器!)。
有刺鼻怪味?快跑!這不是單車,是化學武器試驗場。
發現異物立刻APP上報,靜待運維小哥扛著工具包火速趕來,場面堪比超級英雄救援。
發現小廣告貼紙,撕時請默念:“撕一張功德+1,撕十張直接凈化職場。”
對于那些專挑共享單車座椅下手的不法之徒,這里要提出嚴正法律警告:塞異物=給自己挖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塞針頭、刀片可能構成故意傷害他人財物,最高拘留15天。
若導致他人受傷,還可能升級為故意傷害罪,直接喜提“銀手鐲+鐵窗淚套餐”。
靈魂暴擊:誰在謀殺共享單車?
這些“座椅藝術家”中,有泄憤的暴躁老哥,有黑產的廣告刺客,還有純粹找樂子的“缺德區UP主”。但真相是:傷害共享單車等于向所有打工人宣戰!畢竟,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被扎屁股的,會不會是你的外賣小哥、快遞大哥,甚至自家老婆。
下面是送給各位騎行人的終極“保命”口訣:
掃碼容易保臀難,
落座之前探一探。
若見異物莫頭鐵,
舉報手速要拉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