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 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來自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內的15家企業組團參展,李未可科技、徽博文物修復研究所、安達創展等企業帶著最新成果驚艷亮相展會安徽館,參展企業數創包河區歷史之最。
李未可科技攜帶最新產品參展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 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目光轉回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從合柴1972里元小鰲魔幻書局的華東首個“1億像素”M-BOX魔盒,到包公園中真實史料結合裸眼3D、AR、AI等技術手段的包公奏議館,從華光超高清攝像機生產線建成投產、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千眼狼”高速攝像儀實現量產,到安徽數字文化科技產業園虛擬影棚與實景影棚建成使用……包河區正以“文化+科技”的融合密碼,重塑城市氣質與產業格局,描繪著紫云山千億文創產業藍圖。
合肥安達創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全區重點領域,一季度全區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875.6%。在這片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熱土上,傳統與未來碰撞,年輕人與創業者匯聚,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創新實踐正在書寫怎樣的故事?
老廠區里的新煙火
傍晚時分,合柴1972東集的廣場上支起了露天電影幕布,幾十張露營椅很快被坐滿,濃郁的咖啡香氣混合著年輕人的笑聲飄散開來;在園區另一側,新開業的元小鰲魔幻書局里,市民游客們坐上動感飛椅“飛越”五大洲,或是戴上MR眼鏡,在虛實交織的科技戰場中體驗“頭號玩家”的樂趣。
元小鰲魔幻書局 華東首個1億像素的M-BOX魔盒世界。
“印象中來合柴就沒有兩次完全一樣的體驗,不是新展覽就是新店面,不是新活動就是新風景?!庇慰驮S女士感慨。
今年以來,漾應的火塘、元小鰲魔幻書局、敘宴、南門涮肉、全家便利店等文娛、餐飲首店在合柴1972相繼開業,多經點位在園區內遍地開花。不論是東集人流如織的野集與露天電影,還是隨處可見的街頭表演,各類音樂、舞蹈、現代藝術等日常演繹,為入園游客提供了內容形式多樣的文化餐點。
合柴1972街頭演繹。
漾應的火塘打造年輕人“桃花源”。
“一方面我們加強首店經濟招商,另一方面,由于合柴整體場地空間尺度較大,我們希望把低頻的土地利用起來,在兼顧工業遺址與文創表達的同時,將商業融合得更好?!焙喜?972運營負責人介紹,園區現有商戶168家,其中文化創意類企業126家,占比達75%。
為了在空置區域打造更多多經點位,園區鼓勵商戶自發開展運營,積極促進商戶間的緊密合作,這種良好的文藝生態,加強了文藝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溝通,也吸引著更多新穎、特色的“文藝兩新”人才入駐園區,讓文藝價值最大化。
合柴1972讓文藝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園區西南角的設計力大廈,未來將打造為紫云山數字音樂與娛樂基地,預計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在原有livehouse演出與街頭藝術表演基礎上,合柴1972將匯聚更多的音樂同好、創作人與音樂資源,促進全區音樂產業蓬勃發展。
斑駁的監獄圍墻變身涂鴉藝術墻,此起彼伏的音樂是日常的背景音,工業記憶與潮流文化在此交融。今年,合柴1972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身份再出發,這個由老廠房改造的文創園區正以層出不窮的新元素、新場景和新業態,成為合肥炙手可熱的“文化會客廳”。
視聽“造夢者”集結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賽場邊,華光影像自主研發的UDCAM-9000型攝像機以8K超高清畫質捕捉著運動員的每個細節。繼服務成都大運會、央視春晚后,它再次代表中國超高清技術站上世界舞臺。
華光影像UDCAM-9000攝像機。
在中國視界產業園,像華光影像這樣的視聽技術企業正形成集群效應。中科君達自主研發的“千眼狼”高速攝像系統每秒可拍攝100萬幀畫面,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體育賽事、影視特效等場景;美麗科學團隊用顯微攝影將化學反應拍成“藝術大片”……除此之外,在安徽數字文化科技產業園,虛擬攝影棚、實景影棚陸續建成,為服務內容生產和后期制作企業做足了準備。
安徽數字文化科技產業園。
從拍攝、制作到傳輸,包河區正逐步構建起完整的視聽產業鏈,循著發展的脈絡,不難發現,產業的爆發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要素保障。
近年來,包河區成立創意文化產業鏈專班,統籌用好國家、省、市各項政策,出臺區級產業扶持政策,構建起全方位的文創產業服務體系。
2024年2月,包河區影視產業促進會成立,會員單位在影視創作內容方面涵蓋主旋律題材、商業類型片、短劇開發、國際合作等多個領域,全區上下游企業實現影視資源集聚。今年5月,紫云山短視頻拍攝基地正式對外開放,服務中心為影視創作者提供從立項到成片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紫云山短視頻拍攝基地。
“這幾年,包河影視產業發展速度非???,尤其是影視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走在了合肥乃至安徽的前列,這也是吸引我們公司落戶包河的重要原因?!眱|品眾合安徽公司總經理吳丹表示。
微短劇《她來自異世界》在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開機。
一步一腳印,一環扣一環,日前,由包河區企業安徽錦拾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制作的短劇一經上映便在平臺短劇榜連續十天霸榜第一;《第二宇宙》《她來自異世界》《村BA》等微短劇項目相繼落地,這片創新熱土上的光影畫卷正徐徐展開。
文創產業的千億藍圖
5月25日,AI眼鏡賽道領航者安徽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李未可”)合肥舉辦首場線下新品發布會,重磅推出CityAI時尚版、CityAir商務款、View旅拍版三款AI眼鏡,并聯合行業伙伴成立“智能眼鏡生態聯盟”,展現AI與硬件深度融合的革新力量。
這是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以來,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揭牌,安徽省出臺《關于支持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深化改革、推動業態創新、加強平臺建設等8方面提出27條具體舉措,這無疑為包河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插上了新的翅膀。
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揭牌。
活動當天,新畫面中短劇生產基地、國承萬通華東影視制作中心等首批入駐園區的12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我們被‘六個一’服務機制打動,入駐紫云山,正是看中了安徽及合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相關利好政策?!蓖昝朗澜?成都)公司新事業部總經理張瑞坦言。
“一位領導負責、一個工作專班推進、一套產業政策支持、一批項目載體承接、一家國企全程服務、一支文化產業基金輔助”的“六個一”工作法,通過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場景全面賦能。
謀定快動,蹄疾步穩。據統計,一季度,園區實現營收超150億元、同比增長25%;規上文化企業新增6家,總數達185家;新簽約項目30個、是去年同期的10倍;簽約項目總投資32.48億元、是去年同期的9.3倍,其中投資額千萬元以上項目28個、是去年同期的9倍。
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
放眼紫云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這里既有工業遺產改造的“煙火氣”,也有問鼎全球的“硬科技”,更孕育著奔向未來的無限可能。據了解,園區現集聚文化企業6000余家,2024年產業規模超500億元,根據規劃,到2027年,園區產業規模力爭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安徽文化強省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力引擎。(李多慶 畢芃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