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委員會
簡稱“民盟西安市委會”,成立于1956年7月,現有盟員3599人,下轄12個工委、1個委員會、5個總支、131個支部(含22個直屬支部)、12個專門委員會。
近年來,民盟西安市委會以“高質發展立盟、后備人才強盟、內部監督護盟”為主線,三向發力,推動組織建設持續走深走實,成效顯著。
以“精準化+結構化”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嚴把入口關,開拓新陣地。持續規范、完善入盟程序和考察工作,建立“三級聯審”模式(基層推薦、區縣把關、市委會終審),新發展盟員質量日漸提高。努力拓展組織發展陣地,在民辦大專院校中實現從無到有,新成立民盟西安汽車職業大學支部。
聚焦重點指標,優化人才結構。緊盯“主界別”和“中上層”這兩個指標,精準發力。2023、2024年新發展盟員的主界別和中上層人士占比均達到70%,在209名新發展盟員中,民盟中央層面代表人士6名,實現質量與數量同步提高,居全省前列。
強化培訓工作,提升綜合素質。積極爭取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支持,將新盟員培訓班納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主體班次,強化入盟第一課。特邀民盟中央專家開展“重溫民盟歷史”、信息工作等專題培訓。發揚民盟“傳幫帶”優良傳統,“老帶新”加速盟員成長。
民盟西安市委會新盟員培訓班被納入全市干部教育主體培訓班次
以“青苗培育”與“青藍接力”搭建人才梯隊
精準選苗,豐富后備儲備。聚焦文化教育主陣地,建立《擬發展代表人士青苗庫》。對“30歲左右有潛力年輕人、45歲左右代表人士”實行動態管理,點對點聯系。
靶向育苗,助力干部成長。瞄準骨干盟員,進行跟蹤培養。盟市委會領導帶隊赴盟員所在單位,發放參政獎勵金,并與其領導同志座談,助力“青苗”在本單位的發展。區縣級盟組織班子成員換屆調整時,聯合市委、區縣委統戰部進行三方考察,既使考察工作更具權威性,又向統戰部門全面推介“青苗”。
壓擔促苗,搭建人才梯隊。深入推進新老交替,及時進行平時調整,將年輕有潛力的青年干部充實到基層組織領導班子或專委會中,實現“青藍接力”。目前已儲備市級層面骨干代表人士12人,儲備市區副處以上、郊縣副科以上青年代表人士52人。人才儲備數量居全省前列,人才隊伍梯隊進一步優化。
市盟領導班子走訪骨干盟員單位并發放參政獎勵金
以“全覆蓋+下沉式”內部監督新范式提升履職能力
制度創新,實現內部監督全覆蓋。探索內部監督對口聯系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實施《內部監督委員會委員聯系各工委、直屬基層組織任務分工》,明確職責清單,加強日常履職、線索辦理、處置研判等,實現內部監督向區縣級組織延伸。
工作下沉,助力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區縣級工委、基層組織積極探索召開本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述職和民主評議,在年度工作會議、重要活動等節點,邀請市盟內部監督委員會對口委員參與,確保基層工作風清氣正、規范有序,切實提升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履職能力。
理論引領,深化研究探索。注重內部監督理論研究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探索以內部監督理論研究成果助推組織工作提質增效。西安盟員撰寫的《關于加強民主黨派內部監督工作的調研》等2篇理論文章,分別獲民盟中央內部監督理論征文活動一等獎、三等獎。
市盟內部監督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研究對口監督聯系制度
展望未來,民盟西安市委會將繼續著眼組織建設“立盟、強盟、護盟”工作目標,以更加堅實的組織基礎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為新時代參政黨地方組織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來源:民盟中央組織部
信息來源:民盟中央微信公眾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