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知行貴州”絲綢之路青年交流計劃之“數智匠遺,‘鏈’通未來——‘多彩非遺’之旅”活動在貴州省三都縣線下火熱開展。來自埃及、哥倫比亞、哈薩克斯坦、泰國、柬埔寨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國際青年齊聚一堂,共同踏上貴州村馬、馬尾繡、水書等非遺的研學之旅,感受中國西南地區獨特的文化魅力。
國際青年體驗寫水書現場。
當天,國際青年們在三都縣中等職業學校師生的熱情陪同下,來到三都縣西部賽馬城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貴州村馬”馬術文化盛宴。在迎賓門,六匹駿馬與騎手組成的迎賓馬隊揮舞彩旗,熱情好客的水族姑娘端起攔門酒、唱起水族敬酒歌,向國際青年們一一敬酒,傳遞著最真摯的情誼。
隨后,一場精彩絕倫的馬術表演、猜頭馬等趣味活動輪番上演。身著民族服飾的男女騎手策馬奔騰,在馬背上展現出“雄鷹展翅”“飛馬倒立”等高難度特技,引得國際青年們陣陣驚呼,掌聲此起彼伏。他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迫不及待地分享到社交媒體上。國際青年們還親自上場,體驗了馬匹騎乘的樂趣,感受馬背上的文化和人馬合一的速度與激情。
國際青年體驗騎馬現場。
“現在我們來騎馬,我騎過了,雖然心里覺得有些害怕,但是很開心。”外國留學生KEO BOREYPICHTA說。
除了賽馬文化,當天還進行了水書、馬尾繡、水歌、參觀水族文化博物館等水族非物質文化研學活動。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國際青年們動手動口,積極參與學習,深入了解這些非遺的歷史背景和制作工藝。他們紛紛表示,這次三都之行受益匪淺,不僅增長了見識,還結交了許多新朋友。
國際青年學習馬尾繡現場。
“為什么水族能創造這樣的歌和這樣的水書?我來到這里之后我深入了解了,解開了自己的疑惑,我回去我要跟我的國人、朋友說,貴州有水族和水書特別神奇,還有水族的服裝我也喜歡,水族的人民真的特別熱情。”外國留學生 TAING CHAYHOK(陳財鴻)說。
“看到這些國際青年對我們的非遺這么感興趣,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傳統文化。”三都縣中等職業學校副校長楊金廣說。(圖/文 周忠能、歐圣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