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十三
編輯|蘇打水
主旋律題材的國產劇,一直是央視的“王牌”。
比如《覺醒年代》描繪了文化大師與熱血青年的激情歲月,以劇情的深度展現歷史的厚度,口碑炸裂。
而《問蒼茫》刻畫了一代偉人的崢嶸歲月,情理交融,斬獲了9.1的豆瓣高分。
除此之外,《大決戰》《西北歲月》等也收獲了眾多好評。
眼下這樣的大劇,央視又拿出了一部。
大型革命歷史劇《我叫張思德》即將空降CCTV1黃金檔。
這部劇再現真實歷史、描摹鮮活人物,看完預告片,我敢斷言,這部劇有望創造收視傳奇。
01以小見大,劇情熱血豪邁
《我叫張思德》講述了出身貧苦的張思德(牛駿峰飾),從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信仰堅定的戰士的故事。
革命歷史劇最重要的就是真實,在劇情夠真實的基礎上,新劇中的兩大看點是的收割收視率的關鍵。
一是個人成長與歷史交融。
革命歷史劇通常從小人物的視角講述歷史,以個人的經歷展現歷史的脈絡。
“吃百家飯長大”的張思德投身軍隊,得到獨立團團長陳寶明(聶遠飾)賞識,在磨練身體素質中磨礪意志,在斬獲中燃燒青春。
他在反圍剿、長征中,成功送出情報、救出戰友、身負重傷,最終在一次任務中不幸犧牲。
劇中將他的個人成長,與紅軍精神的內核交融,成為眾多無私奉獻、無畏犧牲的戰士們的縮影,用直觀的經歷詮釋深刻的內涵。
二是戰爭場面有極強沖擊。
劇中不僅有對英雄形象的刻畫,還有對戰爭場面的再現。
敵軍的炮彈地毯式的鋪開,子彈穿過火焰與硝煙,擊中戰士的身體,遍地焦土與尸體。
抱著炸藥包的戰士沖鋒,被敵人的子彈打穿胸口,留下一個個血孔。
還有長征路上,過雪山中犧牲的戰士遺體被風雪覆蓋。
戰爭的慘烈具象化的呈現在眼前,戰士們的犧牲更讓人感受到了濃烈的悲壯氛圍,增加了真實感。
這部劇用凝練的劇情,展現了艱難的環境中,先輩堅持信仰、守護群眾利益的初心,節奏緊湊,扣人心弦。
02實力派演員加盟
央視的革命歷史劇中排面絕對不會差,這部劇中有不少實力派演員加盟,其中有三位的發揮最值得關注。
第一位,聶遠。
聶遠的實力在中生代演員一直是佼佼者,憑借對《山花爛漫時》中周善群一角的出色演繹,聶遠入圍了白玉蘭最佳男配。
而在新劇中,聶遠飾演了陳寶明,這部劇里他再次展現了“換臉式”的演技。
盯著剛進入部隊的戰士訓練,眉頭皺出“川”字,神色憂心忡忡。
而在守衛陣地時,他表情凝重,講話的語氣鏗鏘有力,讓人瞬間燃起斗志,熱血沸騰。
聶遠的表演極具感染力。
第二位,于震。
于震是觀眾們相當熟悉的演員了,《人世間》《雪豹》中都有他的身影。
新劇中于震飾演了譚根紅,質樸的氣質、硬漢的外形完全與角色融為一體。
他在預告片中的一個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頂著風雪,拖著雙腿在地上爬行,身后蜿蜒著血跡,而他手肘撐在地上,咬牙切齒的掙扎向前。
于震的演繹看得人熱淚盈眶,他在這部劇中角色絕對出彩。
第三位,牛駿峰。
牛駿峰在《去有風的地方》《承歡記》《問蒼茫》中的發揮都可圈可點。
相對于兩位中生代演員,牛駿峰的演技沒有那么成熟穩定,但在新劇中他要挑起大梁,飾演張思德。
前期剛出場時,他的狀態還有些青澀,神色中帶著點懵懂。
而后期他蛻變成了堅定的戰士,經過戰爭變得更加堅韌,在激昂的情緒影響下眼眶通紅,但目光灼灼、眼神堅定。
牛駿峰演出了角色不同時期的變化,他在這部劇中的發揮值得期待。
此外劇中還有蘇小玎、石兆琪等演員,陣容稱得上全員實力派,相信他們的演技能詮釋出這部劇的恢弘、震撼。
03結語
革命歷史劇早已經擺脫了刻板、說教的印象,更加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
在劇情上,以還原真實歷史作為最重要的條件,避免冗長、節奏太慢影響觀感。在人物塑造上,用小細節填充角色,變得更加鮮活、接地氣。
而觀眾對這類題材百看不厭,不僅是因為劇情,還有劇情蘊含的一段歷史記憶,這也是革命歷史劇應該承載的意義。
相信這部《我叫張思德》能憑借過硬的質量,成為革命歷史劇中又一部經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