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為持續開展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工作,以"我的城市叫鄭州——分類齊參與 低碳新時尚"主題,2025年5月25日,鄭州市中原區城市管理局聯合城發城服鄭州分公司、城發再生資源公司創新開展"垃圾分類探秘之旅"主題宣教活動。本次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教學,組織轄區百余名少年兒童走進垃圾分類分揀中心,以"實地觀摩+互動學習"的創新模式,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實踐課。
活動現場,身著統一標識的"環保小觀察員"們在專業講解員帶領下,有序參觀了現代化分揀中心全流程作業。當孩子們看到轟鳴運轉的自動化分揀設備、高效精準的篩選程序,孩子們眼中滿是好奇與驚嘆。"原來三個廢塑料瓶就能做成一朵環保絹花""廢舊紙張循環利用可以拯救大樹生命",童真的話語中折射出對資源再生價值的深刻理解。這種將抽象環保理念轉化為具象認知的宣教方式,讓綠色種子在幼小心靈中生根發芽。
為增強學習趣味性,活動特別設置了"動畫課堂"環節。通過播放原創垃圾分類科普短片,以擬人化手法展現可回收物的"奇幻旅程",將"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環保理念轉化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生動故事。在隨后的"環保智慧擂臺"互動環節,"你知道玻金塑紙指什么""過期藥品屬于什么垃圾"等趣味問題引發頭腦風暴。孩子們爭先恐后舉手作答,講解員則借助分揀線上的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闡釋垃圾分類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現場氣氛熱烈非常。
活動尾聲,主辦方精心準備了環保主題冷餐會,使用可降解餐具盛裝的點心水果讓"綠色消費"理念落地生根。親子家庭圍坐交流參觀心得時,不少家長感慨:"這種走出課堂的實踐教育,比書本說教更讓孩子印象深刻。"每位"環保小觀察員"還獲贈了由再生材料制成的文具套裝,讓環保教育從認知延伸到行動。
鄭州市中原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是政企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實踐,通過"小手拉大手"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良性循環。未來將持續深化"政府主導、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環保宣教新模式,以更多元的形式、更豐富的載體傳播綠色發展理念,為打造"無廢城市"鄭州樣板注入持久動能,共同繪就美麗中國建設的生態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