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道,官方文件和公司電子郵件顯示,近幾周,全球監控設備制造商與印度主管機關就頗具爭議的安全新規定產生沖突。
新規定要求,監控設備制造商必須提交硬件、軟件和源代碼,供印度政府實驗室評估。這一安全測試政策引發業界對供應中斷風險的警告。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與外國企業長期以來,圍繞監管問題以及部分人眼中的保護主義問題,爭端不斷。
據一名參與決策的印度高級官員稱,新德里當局此舉,部分原因是擔憂中國先進的監控能力。2021 年,當時在莫迪政府中任職的初級信息技術部長向議會表示,政府機構中有 100 萬支攝像頭來自中國企業,且存在將視頻數據傳輸到海外服務器的漏洞。
據一名參與政策制定的印度高級官員稱,新德里的做法部分是出于對中國先進監控能力的擔憂。2021 年,莫迪當時的初級信息技術部長告訴議會,政府機構中有 100 萬臺攝像機來自中國企業,且存在視頻數據傳輸到海外服務器的漏洞。
根據從 4 月起實施的新要求,中國的海康威視、小米、大華,韓國的韓華以及美國的摩托羅拉系統(MSI.N)等制造商,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銷售監控攝像頭之前,必須先將設備提交給印度政府實驗室進行測試。該政策適用于 4 月 9 日起制造或進口的所有聯網監控攝像機型號。
“總是存在間諜風險,”2015 年至 2019 年擔任印度網絡安全負責人的 Gulshan Rai 告訴路透社?!叭魏稳硕伎梢宰骱涂刂莆挥诓焕恢玫穆摼W閉路電視攝像機。它們需要強大和安全。
官方記錄顯示,4 月 3 日,印度官員會見了韓華、摩托羅拉、博世(Bosch)、霍尼韋爾(Honeywell)和小米等 17 家國內外監控設備制造商的主管。許多制造商表示,尚未準備好滿足認證規定,曾游說推遲實施,但未成功。
官方記錄顯示,印度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稱印度的政策是“為應對真正的安全問題”,必須執行。
制造商們指出,測試能力不足、工廠檢查繁瑣,以及政府對敏感源代碼的審查,都是大問題,導致企業獲批緩慢,可能擾亂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計劃。
韓華南亞主管阿杰伊?杜貝(Ajay Dubey)4 月 9 日在致印度信息技術部的郵件中稱:“該行業將損失數百萬美元,整個市場都會受到沖擊。”
中國英飛拓(Infinova)印度分公司上個月向印度信息技術部官員表示,這些規定構成挑戰。銷售主管蘇米特?查納納(Sumeet Chanana)在 4 月 10 日的郵件中稱:“源代碼共享、固件升級后的重新測試以及多次工廠審核等,預計會嚴重影響內部日程安排?!?/p>
中國臺灣地區晶睿通訊(VIVOTEK)印度主管桑吉夫?古拉提(Sanjeev Gulati)同日警告印度官員,“所有正在進行的項目都將停滯” 。他本月向路透社表示,公司已提交產品申請,希望 “盡快獲批” 。
Keysight World 技術大會
(席位有限)
6.26上海,誠邀參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