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合肥市直屬機關幼兒園鶴琴分園的種植區一隅,恰如陳鶴琴先生所言“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成為孩子探索自然的生動課堂。為踐行“活教育”在做中學的教育思想,讓孩子在實踐中感知植物生長奧秘,我園開展種植體驗活動,帶領孩子經歷蔬菜從播種到采摘全程,在泥土綠苗間書寫童趣成長故事。
播種:指尖埋下生機與期待
“老師,種子要埋多深呀?”“它什么時候會發芽呢?”孩子們眼神里滿是好奇。老師手持小鏟子示范翻土、挖坑,耐心講解:“種子就像小寶貝,需要蓋一層薄薄的‘被子’,每天喝飽水才能長大哦。”孩子們將種子輕輕放入土坑,再小心翼翼覆上細土。
澆水:水壺里的成長魔法
孩子們拎著小水壺蹲在壟邊,見泥土發白就輕輕沿根澆灌,他們盯著滲進水珠的土壤直拍手:“看!菜苗喝飽水站直啦!”有的孩子用手指戳戳泥土,又湊到嫩葉前嘀咕:“菜菜要快快長大呀。”
除草:幼苗間的細心守護
當嫩綠的新芽沖破土壤,孩子們的“護苗行動”正式啟動。“這個是雜草,會搶走小苗的營養哦!”老師舉著雜草,教孩子們分辨幼苗與雜草的區別。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拔除雜草,生怕傷到旁邊的幼苗。
采摘:豐收時的歡呼分享
經過孩子們的悉心照料后,種植區迎來豐收。在老師指導下采摘莧菜頂端嫩葉、整株采收生菜,將蔬菜裝入袋子里作為“成長禮物”帶回家。手中捧著自己種植的蔬菜,孩子們眼里滿是“勞動創造收獲”的欣喜光芒。
種植區的莧菜與生菜色彩鮮明,便于孩子直觀感受植物生長的奇妙。作為園所“自然教育”的特色課程,孩子們在澆水除草中懂得“付出與收獲”,從葉片顏色與形態的變化里培養科學思維。這方被小手呵護的園地,正用鮮活的葉脈,在童年記憶里拓印下最生動的“自然課堂”。
(劉雨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