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
5·30
近日,在第二十五個全國科技活動周和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浙江省公路學會、永康市科協聯合浙高運公司養護學堂,成功舉辦了以“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科普進基地系列活動。
活動中,三場精彩的科普課堂吸引了來自大司巷小學的小朋友們踴躍參與,他們化身“科技探索家”,開啟了充滿趣味的道路養護科技探索之旅,在沉浸式體驗中解鎖科技密碼,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在工程師向導的帶領下,小朋友們走進路面廳、橋梁廳、科普廳等六大主題展廳。在瀝青攪拌設備展示區,孩子們近距離觀察原材料,借助高比例還原的再生一體式設備模型以及生動形象的視頻動畫,直觀了解到“熱拌瀝青”從原料混合到攤鋪成型的完整施工工藝。通過親手觸摸、對比普通瀝青與改性瀝青,觀察模擬路面樣本對比實驗,孩子們發現添加改性劑的瀝青韌性更強,車轍痕跡明顯更淺。“原來改性劑能讓瀝青這么耐用!”一個男孩邊認真記錄觀察筆記邊感嘆道。在懸索橋模型展示區,工程師撥動斜拉索引發振動,生動地向孩子們揭示了“鋼索如橋梁筋骨”的力學奧秘。通過這一直觀的模型演示,孩子們不僅理解了懸索橋的力學原理,更體會到工程設計中力與美的完美融合。在養護實驗室,激光測距儀、探地雷達等專業設備整齊陳列,工程師現場演示測量工具的操作流程,通過實物觀察與動手實驗,孩子們逐步構建起對現代公路養護技術的系統認知。
“小小養護工程師”實踐環節,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制作倍力橋模型、組裝手搖發電機、搭建智能道閘系統等活動,在動手操作中感受科技魅力。戶外夾竹桃科普活動后,每位孩子都獲贈了植物種植套裝,將“綠色養護”理念帶回家。
此外,活動還通過開展隧道逃生演練、滅火器實操等項目強化安全教育,同步進行交通標志互動與乘車安全教學。創新采用“讓科技可觸摸”的三階設計,即“參觀認知—實踐體驗—創造表達”,將抽象的公路科技轉化為具象的探索過程。
永康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激發了青少年對科技的熱愛,也展現了科技工作者的專業風采,未來還將聯合各科普陣地推出各類系列主題活動,持續為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搭建優質平臺。
來源:永康市科協
編輯:吳裕慧
一審:施新杭
二審:盧立明
▼金華市科學技術協會▼
地址:金華市婺城區雙龍南街811號
官網:jhskx.jinhua.gov.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