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普及人工智能前沿知識,培養對人工智能的探究興趣和創新精神,根據教育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主題科普活動指導方案》等文件精神,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金華市科協、市教育局于5月26日-30日舉辦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金華巡回宣講暨“人工智能+科普”百場活動。
武義
5月27日,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走進武義縣10所小學開展巡回科普講座,進一步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本次活動由金華市科協、金華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涵蓋地理、天文、生物、科技等多個學科領域,通過“精準分科+校際聯動”模式,為全縣近五千名師生帶來兩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盛宴。
上午,實驗小學報告廳化身“野外科學考察站”。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楊汝榮副研究員正以“《探索與發現的樂趣》——野外科學考察”為主題,通過多張珍貴科考照片和視頻,帶領孩子們揭秘青藏高原、內蒙古草原等地區的生態奧秘。他結合自身30余年野外考察經驗,向孩子們分享了如何通過植物根系判斷土壤健康、利用北斗導航系統追蹤野生動物遷徙等實用技能,并現場演示了地質錘、羅盤等科考工具的使用方法。“科普講座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點燃了他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笨h科協常委徐浩杰說道。
另一邊,三角店小學報告廳內座無虛席。地質專家、理學博士國連杰以《掉到地上的小星星:隕石的故事》為題,通過高清隕石切片圖像、實物標本展示和趣味互動實驗,帶領孩子們開啟星際探秘之旅。他向孩子們講述了隕石如何穿越星際塵埃、突破大氣層來到地球的奇妙過程,并通過模擬隕石撞擊實驗,讓孩子們親手觸摸鐵隕石標本,感受宇宙天體的真實質感。
“這里的學習氛圍非常好,孩子們的踴躍發言、大膽提問,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边@是國連杰第二次以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成員的身份走進武義縣,“當孩子們觸摸隕石時眼中閃爍的光芒,就是科普工作最動人的意義?!睂Υ?,縣科協常委徐明深感認同,“專家們從宏觀宇宙到微觀生命,為孩子們打開了科學認知的一扇窗。”
此外,武義縣科協還組織多位科協常委陪同科普專家們走進壺山小學、熟溪小學等8所學校,開展分學科專題科普講座。武義縣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講座+實踐+思政”的模式,既落實了“雙減”政策要求,又通過優質科普資源下沉,助推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未來,武義縣將持續推進“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讓更多孩子在科學之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
磐安
5月27日,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金華巡回報告暨“人工智能+科普”百場講座活動走進磐安,為十所學校帶來了科普盛宴。
本次講座匯聚了多位業內權威專家,其中包括原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高級工程師王成鳳;國際宇航聯合會(IAF)衛星商業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研究員朱林崎;中國科普作家演講團執行團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榮譽理事、空軍大校焦國力;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承森;以及原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大氣探測中心研究員夏青。專家們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講解了人工智能在地震監測、航天、植物學、氣象等領域的前沿知識。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積極踴躍地提問,與專家們展開了熱烈的互動交流。生動有趣的講解激發了學生們對人工智能的濃厚興趣。課后,不少學生還圍著教授們繼續探討疑問,專家們都耐心詳細地一一解答,并對學生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未來能投身科研事業,為國家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科普講座,不僅讓學生汲取知識,更在他們心田種下科學探索的火種,強力助推青少年創新精神與科研素養的培養。
來源:武義縣科協、磐安縣科協
編輯:吳?;?/p>
一審:杜德洪
二審:盧立明
▼金華市科學技術協會▼
地址:金華市婺城區雙龍南街811號
官網:jhskx.jinhua.gov.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