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上又一文化新地標——缽水齋正大美術館亮相陸家嘴正大廣場,“虛室生白——江南名家齋號展”同期啟幕。
“缽水齋”是華東師大已故離休干部、教授,當代著名學者、文史學家、詩人、書法家蘇淵雷先生的齋號。蘇淵雷教授外孫、上海淵雷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兼缽水齋正大美術館館長張強表示,成立缽水齋美術館是外公的遺愿,建館本意為傳承其“缽水無涯、一針到底”的治學精神。美術館將以“學術引領藝術”為建館理念,以“傳承經典,融匯創新”為宗旨,倡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禪悟人”。
正大集團(中國區)商業地產創新事業部首席執行官周佳璇表示,與淵雷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打造缽水齋正大美術館,是正大集團在推進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都市生活的一次新嘗試。依托正大集團的國際化視野和缽水齋深厚的文化底蘊,相信美術館未來會有更多精彩的展覽和活動,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獨具特色的藝術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缽水齋正大美術館創新融合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以“虛實相生”的方式傳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高雅藝術的數字化和時尚化。
典禮現場,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牽頭發布《國家文化數據要素評價體系規范&標準倡議》,并授予缽水齋正大美術館“中國文保鏈(上海)管理運營中心”銅牌,標志著中國文物藝術品數字化保護再次邁上新臺階,為文化數據的采集、存儲、流通和評估提供系統框架,支撐著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利于筑牢數字文明基石、構建數字經濟文脈,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缽水齋正大美術館的落成,標志著上海又一商圈與文化機構攜手合作,為民辦美術館創新發展提供了藝術與金融、科技結合的新思路。
作為浦東新區重大品牌文化項目,“虛室生白——江南名家齋號展”以齋號為線索,串聯起蘇淵雷、王國維、吳昌碩、吳湖帆、劉海粟、黃賓虹等多位江南名家大師,引領觀眾探尋長三角地區名家齋號背后的趣聞軼事,領略齋號主人的品格志向和情趣愛好,品鑒書香畫韻。首展圍繞“缽水齋主人”蘇淵雷先生的詩、書、畫、印、文獻、收藏展開,重點介紹“缽水齋”齋名的由來及其所見證的名人交游雅集往事。
開幕典禮儀式結束后,缽水齋正大美術館副理事長、復旦大學盧康華博士帶來“缽水講壇”首講《齋號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