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經常被身邊的朋友問:"你怎么敢生兩個啊?經濟壓力多大,教育多操心啊!"
說實話,當初決定要兩個孩子時,我沒想那么多,就覺得孩子是上天給的禮物,值得好好呵護。
現在看著身邊很多年輕爸媽們,天天在群里討論學區房、早教班、興趣班,算著養娃到大學要花多少錢。
作為一位老母親,對我家兒女來說,真正的"雞娃"就只做四件事:
每天雷打不動的親子閱讀,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風雨無阻的戶外運動,以及一年四季的高質量陪伴。
我特別想跟大家說:養育孩子沒那么復雜,抓住這四個關鍵點,比報班更管用。
1、培養閱讀習慣:給孩子一扇看世界的窗
記得兩個孩子小時候,在我家經常發生這樣熟悉的場景,我在書房工作,兒子和女兒在身邊開心地看書。
兒子經常繪聲繪色地給女兒講故事,女兒聽得入神,還跟著比劃,時不時兩兄妹發出哈哈的的笑聲。
每天晚飯后,我們家就像個小型圖書館,孩子們自己去書架挑書,有時候我和孩子他爸會給他們讀,有時候他們就自己看。
現在短視頻太多了,鄰居家孩子才5歲,就整天捧著手機看搞笑視頻,注意力特別不集中,聽鄰居說,他們平時很少看書,孩子也不愛看書。
我和孩子他爸在家基本不刷手機,電視也很少開,孩子看到我們天天捧著書,慢慢也就養成了看書的習慣。
有次兒子跟我說:"媽媽,書里的世界太有意思了,比動畫片好看多了。"
你看,不用逼孩子,父母做好榜樣,孩子自然就會被吸引。
閱讀能讓孩子靜下來,學會思考,這比啥都重要。
2、早睡早起:給孩子打下健康基礎
我們家女兒出生后就是個“小夜貓子",不到11點不睡覺,早上怎么叫都起不來,整天沒精神。
后來我發現,小區里同齡的孩子基本都是9點前就睡了,人家媽媽說,孩子早睡才能長得高。
我就狠下心來,給女兒調整作息,現在晚上9點半,她就自己抱著小熊去床上躺著了,早上7點半多就蹦蹦跳跳地起來了。
有次送兒子上學,碰到他同學的媽媽,說孩子每天寫作業到12點,早上起不來,上課老犯困。
你說,孩子睡不好,學習效率能高嗎?
再說了,生長激素都是在睡覺的時候分泌得更多,孩子睡得好,才能長得高、身體棒。
現在我們家兩個孩子,早睡早起特別規律,每天早上都是他們催著我做早餐,看著他們精神飽滿的樣子,當媽的心里甭提多踏實了。
3、戶外運動:讓孩子盡情釋放天性
我家樓下的小廣場,一到周末就熱鬧極了,孩子們騎自行車、滑輪滑、打籃球,我家女兒特別喜歡滑輪滑,一開始摔了好多跤,現在滑得可溜了,整個人也特別有活力。
想起之前帶女兒去體檢,醫生說現在很多孩子體質差,就是運動太少。
從那以后,只要天氣好,我就催著孩子們出去瘋玩。
有時候他們玩得滿頭大汗回來,吃飯都香了,睡覺也踏實。
運動不僅能讓孩子身體好,還能讓他們學會堅持和合作。
就像上次小區里的親子運動會,我家兒子和小伙伴組隊打籃球,輸了也不氣餒,還說下次要贏回來,這股勁頭比考滿分還讓我高興。
4、父母的陪伴:給孩子最溫暖的港灣
我家孩子他爸以前也總說忙,后來我讓他試試每天陪孩子玩半小時。
結果他發現,陪孩子搭樂高、玩拼圖,做手工、做實驗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發現孩子的小創意。
現在每天晚上,他都會跟兩個孩子瘋玩一陣,有時候累得氣喘吁吁,但臉上全是笑。
其實孩子要的不多,父母在身邊,他們就覺得特別安心。
你想想,孩子的成長就這么幾年,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錢可以慢慢掙,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小書蟲媽媽的育兒感悟:
現在的父母太容易焦慮了,總覺得要給孩子最好的學區、最貴的培訓班,卻忘了最基礎的才是最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學會從書中汲取力量;
鼓勵孩子多運動,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陽光的心態;
讓孩子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父母多花時間陪伴,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養育孩子不是賽跑,不用跟別人比,只要我們抓住關鍵,用愛和耐心去陪伴,每個孩子都能長成自己最好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