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一句勸,兄弟們,普通人三年內不要買車。你現在買車,不是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數,而是在給車企眾籌研發經費。
還記得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嗎?那時我們覺得每半年換一次手機就已經很瘋狂了??涩F在智能汽車的發展速度,竟然比當年的智能手機更新迭代還要快。沒錯,有些車型甚至3個月就迎來一次技術升級。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強烈建議普通人三年內別買車,技術的迭代速度基本快趕上四川變臉了。迭代越快,說明現在的技術越不成熟、越不穩定。
如果你以為汽車還是開十年不落伍的耐用消費品,那請先放下手里的瓜子,看看這些魔幻的現實:
其一,智能駕駛系統幾乎3個月一升級;
其二,電池技術秒殺摩爾定律。2025年A級新能源車百公里電耗將跌破10千瓦時,智能電池還能自我修復?,F在你花20萬買的車,三年后可能被續航翻倍、充電速度翻倍的“后浪”按在地上摩擦,而你只能含淚接受“買電池送車”的韭菜人設。
另外,基礎設施還在“便秘期”。買車不像買手機,沒有5G基站和充電樁的支撐,再牛的智能電車也只能當玩具。充電樁建設追不上想象力,雖然2025年快速充電技術會普及,但一線城市充電排隊依舊如春運,三四線城市充電樁數量可能還沒奶茶店多。你花大價錢買的800伏超快充,最后可能只能在自家門口當擺設。
車路協同還在畫餅階段,規劃中的聰明路和智慧車聯動還很遙遠,單個路口改造成本上百萬,商業化閉環還得等9年?,F在的自動駕駛頂多像剛拿到駕照的司機水平,離老司機還差著近100個秋名山彎道。
還有個最致命的問題,二手車價值慘不忍睹。汽車圈有個潛規則,新車出4S店打8折,3年后只剩5折。在技術爆炸時代,這個定律會更殘酷。再加上現在經濟行情波動,收入不穩定,大宗配置賠錢就像大動脈出血,搞不好要命?,F在買車不是消費,而是一場賭局,賭你的車不會在三年內淪為工業垃圾,但輸掉的結局似乎從你開車離開4S店那一刻就已注定。
三年后的汽車市場會是什么樣呢?
可能L4級自動駕駛普及,固態電池充電比加油還快,10萬元的車比現在30萬的還智能。而你現在買的車,大概率會像當年的翻蓋手機一樣,淪為懷舊復古風的擺設道具。
另外,我再告訴大家一個驚天大秘密。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統計,2025年4月末,全國乘用車輛行業庫存高達350萬輛,較上個月增加15萬輛,較2024年4月末增加12萬輛,不僅達到歷史4月末庫存最高點,還反映出行業庫存量持續拉升的特征??吹竭@個數據,是不是聯想到當下樓市?
類似于好房子推出后,庫存的房價一降再降沒人買,但房子好歹還是房子,汽車可不一樣,去庫存時降價幅度比房子還狠?,F在買車的人不是在為生活舒適度買單,而是在為車企研發眾籌經費。
為什么三年內要靜觀其變呢?
先讓那些不懂工業發展或熱衷于嘗鮮的人,去體驗新技術帶來的震撼。等到市場更成熟穩定,趨勢趨于標準化,咱再出手也不遲。到時候不僅能買到性價比更高的車,還能享受到更完善、更安全的售后服務和基礎設施。
這幾年,你就老老實實開著現在的車,壞了就修,沒壞更好,千萬別換新車。看看自己的口袋,再看看如今的經濟形勢,我建議兄弟們還是要三思而后行,謹慎謹慎再謹慎。在技術爆炸時代,延遲滿足才是最高級的理財。捂住錢包,讓自己生活更穩定。畢竟普通人攢錢真的不容易,不要著急當韭菜,穩住心態。
三年后,你一定會感謝今天控制住沖動的自己,到時候也記得回來感謝我。你看4年前凡是聽我話沒買房或提前賣房的人,是不是都得到了很大實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