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工業園區
“五聚焦”系列報道(四)
截止2024年底,擁有技能等級人員1311人,占在崗職工的20.71%,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人、市級以上“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2人;建成市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23個;實施職工技能提升培訓10740人次,廣泛開展“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獲授權專利123件,4311名職工參加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競賽……
數字背后,是一位位產業工人的脫穎而出,是一支產業工人隊伍的持續壯大,是中衛工業園區工會聚焦“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服務保障”五大任務,不斷厚植成長成才沃土的生動注腳,更是無數職工由“工”變“匠”后滿滿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地位提高:人人出彩
“我是從一名車間工人,在不斷地學習、試錯、研究中逐漸成長為技術中心主任。這些年深深感受到,我們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很多,做產業工人大有可為。”寧夏華御化工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徐麟在公司召開職代會時,激勵職工群眾努力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
近年來,在工業園區工會的牽頭努力下,大部分公司制定《專業技術技能人員聘任管理辦法》《后備人才選拔培養管理辦法》《學歷提升補助制度》,建立“師帶徒”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內訓師”培訓制度,力爭打造一批高層次創新型、領軍型專業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培訓各類技能型人才53場/輪次,涉及2900人;學歷提升、職稱認定900余人。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產業工人隊伍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如何,是決定這支隊伍能不能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秉持這一理念,園區工會注重頂層設計,健全完善政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規范召開職代會,每年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切實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制訂《薪酬管理辦法》,充分發揮薪酬體系在員工招聘、培養、使用、激勵中的作用,增加“技能績效”獎金,激勵員工全員提升崗位操作技能;優化調整了工齡津貼,由原來的工作10年封頂調整為工作20年封頂;調整技能津貼、學歷津貼、職業等級津貼、特種作業津貼等。出臺《員工探親休假及費用管理辦法》,明確了職工的電話、住房、探親等福利,并按照制度執行。為保障和提高職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為員工增加了“補充醫療險”和“企業年金”……在上下聯動推改革的熱烈氛圍中,改變悄然而至。
來:中衛市工業園區工會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