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網信辦近日印發通知,從阻斷"開盒"信息傳播、完善預警機制、加大懲治力度、優化保護措施、加強宣傳引導等多個維度明確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網信部門、各網站平臺進一步強化"開盒"問題整治工作。中央網信辦同時召開專題部署會議,要求多家重點網站平臺對照通知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開盒"亂象。
"開盒掛人"意指通過非正常手段,在未經本人允許的情況下獲取他人信息并進行公布的行為。有的"開盒者",僅僅只是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把曝光別人隱私當成釋放壓力或者取樂的手段。有的"開盒者"則是為了吸引眼球、獲取流量和更多粉絲。比如,當事人因維護自己所喜愛的明星,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取他人信息并引起大規模網暴,后果不堪想象。此類事件不僅對低齡群體的網絡意識產生嚴重影響,更對他們尚未成熟的心理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在網絡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信息傳播的廣度與深度超出人們的想象,個人信息的"裸奔"現象層出不窮。而"開盒"的惡意行為,與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成正比關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波及的對象范圍都是前所未有的。一些人通過非法手段搜集到個人隱私信息,并在網絡公開發布,與以往的"人肉搜索"相比,"開盒掛人"打擊更精準,傷害也更強,堪稱升級版。
身處當下的互聯時代,個人信息安全不僅關涉到人們的隱私和意識自主,也是維系數字認同、建構數字人格、承載數字功能、拓展數字網絡的基礎要素。"開盒"亂象的背后,其實已經有了一條鏈條很長的黑灰產業鏈,形成了一套商業模式,前端成本也不高。目前,"開盒"亂象呈現出的是成本低、產業化、鏈條長的特點。"開盒"的惡劣行為不僅讓網絡空間充斥著暴力和戾氣,更嚴重地污染了網絡生態和秩序。
網絡"開盒"是典型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同時這又是典型的網絡暴力的表現。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要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一方面,要暢通網民的維權渠道、投訴渠道,不僅要暢通法律解決途徑,通過法律予以遏制,還要重視"教化力量"化解網絡戾氣,從道德上進行規范與引領,提高網民文化素養和公德意識;另一方面,應加強監管與巡查,堅守職業操守和底線,加大信息安全監管力度,對于違法者不僅要管,而且還要罰。
總之,對"開盒"行為要采取有力的防范打擊措施,強化保護個人信息的監管手段,在線上與線下形成治理閉環,防、懲、治多措并舉,營造清明氣朗的網絡空間。
文/吳學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