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5月28日消息(記者費權)5月27日,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河南站”活動在鄭州啟動。啟動儀式后,由中央及河南省內新聞網站媒體記者組成的“網絡普法看河南”媒體團深入鄭州市,探訪新時代網絡治理的生動實踐。
從黃河岸邊的法治燈塔,到數字法庭的創新探索,再到算力反詐的前沿陣地,鄭州正以 “法治信仰浸潤、司法溫度傳遞、科技力量賦能”的方式,構筑網絡安全屏障保護美好家園。
讓法治理念在互動中扎根
走進鄭州網絡空間科技館,最大的特色就是“科技范兒”,一個個“黑科技”讓參觀者應接不暇,更讓參觀者印象深刻的是“科技范兒”里滿滿的“中國味道”。
據悉,作為中原地區首個國家級網絡安全科普基地,網絡安全科技館以“問需于民”開啟普法新范式。籌建初期通過覆蓋全省18個地市的兩萬份調查問卷,精準捕捉到公眾對青少年上網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網絡空間治理的核心關切,進而打造出“體驗即學習、互動即普法”的沉浸式場景。
在青少年專屬展區,“網絡安全華容道”通過邏輯推理游戲破解網絡陷阱謎題,“健康上網播報屋”讓孩子們化身小主播錄制文明上網倡議短視頻,累計吸引超10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家長交流區的“防沉迷技術實驗室”,則現場演示設備管控、時段限制等實用功能,配套發放的《家庭網絡保護手冊》已更新至3.0版本,收錄50余個親子共防案例。
法治宣傳與科技美學的深度融合,在鎮館展項“凝聚正能量、共筑同心圓”達到高潮:60塊弧形屏勾勒出數字地球脈絡,參觀者手掌觸碰瞬間,海底光纜光影流動、全球IP地址實時跳動,同步觸發“法治能量值”動態攀升。這種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條文轉化為可視化數據的創意設計,使抽象法律變得可感知、可參與,開館以來累計收集“網民法治承諾”留言超5萬條。
“伸出你的手,貢獻一份力,從我做起,讓網絡空間成為天朗氣清的精神家園”。在網絡安全科技館的留言板上,記者見到了這樣一句話,寫出了建設者的肺腑之言,也是參觀者的心聲。
使公平正義在網絡空間可視化
在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州片區人民法院,該院依托轄區列子故里的區位優勢,深挖列子文化內涵,打造訴訟服務文化街。以《列子》典故為視覺引導,融合勵志與矛盾化解故事,構建起集先行調解、保全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訴訟服務體系,突出源頭治理等創新做法,營造濃厚的訴服文化氛圍。
同時,該院以“司法 + 普法”雙輪驅動,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法治教育矩陣。在辦理一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件時,法院發現涉案者多為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他們對出售銀行卡的法律風險認識不足。為此,法院將庭審搬進高校,兩名出售銀行卡的青年淪為犯罪幫兇的案例,給旁聽學生帶來極大震撼。一位本有意出售銀行卡的張同學,在庭審后主動坦白,經法官釋法打消了違法念頭。法院還邀請他參與拍攝普法短劇,真實呈現心理掙扎過程,視頻上線后引發強烈反響,眾多學校希望將庭審納入開學第一課。
創新讓法治升“溫”。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該院敏銳捕捉其在普法領域的潛力。在鄭州中院指導下,法院與“立雪研究院”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熱點,通過AI自動生成腳本、一鍵合成視頻,24小時內即可將“網絡熱點”普法視頻在“鄭好辦”平臺推送,精準觸達各類群體,讓普法成為 “熱點追蹤器”。網友熱烈討論、老人識破騙局,都見證著法治的種子生根發芽。
展望未來,該院法官王錕表示,隨著法律與創意、司法與科技深度融合,VR“親臨”庭審、“法律盲盒”等創新形式將不斷涌現,推動公平正義在網絡空間可視化,讓法治觸手可及。
用科技利刃斬斷網絡黑產鏈條
而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畔的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建筑外觀也充分體現了科技感。大面積的玻璃幕墻、簡潔流暢的線條以及獨特的燈光設計,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現代科技氛圍,仿佛這里是未來科技的前沿陣地。
據介紹,從“規劃先行”到“雛形初現”,再到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項目正式通過聯合驗收并即將投入使用,短短不到四年間,這家“獨角獸”企業扎根中原,給河南帶來了計算產業大生態的全新嬗變。
隨著數字技術發展,金融詐騙手段五花八門。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金融“劇本殺”,讓人防不勝防,一不留神墜入詐騙陷阱。據介紹,針對金融詐騙向智能化、產業化升級的趨勢,2023年5月,鄭州超聚變和中科聚信打造的“耦合數據共振神經元”反欺詐聯合解決方案發布,為解決金融欺詐提供了可行路徑。
據了解,該解決方案擁有四大優勢:首先,多維度數據聚合。反欺詐聯合解決方案基于多維行業數據,通過多方安全計算進行聚合分析;基于同態加密技術,可在加密狀態下完成計算任務,既可保護數據隱私,又可全面識別金融欺詐行為;其次,關聯神經元模型。針對金融反詐場景,反欺詐聯合解決方案采用多層神經元和權重連接,可對復雜數據進行快速處理;同時,反欺詐聯合解決方案采用分層檢測策略,通過基礎檢測,以及高級檢測,快速、準確發現欺詐線索或模式,從而提高反詐及時性和有效性,最終實現在最短時間對詐騙行為做出響應和防范。此外,還可以實現全鏈條閉環共振。針對受害者及時發現詐騙行為,但資金已匯出、追回難的狀況,反欺詐聯合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實時信號共振、及時精準觸達、多維信息對稱、快速改變資金流向等全鏈條閉環。
“全鏈條閉環不僅可實現對欺詐行為的及時預警,并可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受害者經濟損失。”工作人員介紹說。
來源: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