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晉蒙黃河大峽谷聯盟揭牌成立,山西偏關老牛灣與呼和浩特老牛灣、準格爾黃河大峽谷三地聯動,未來游客只需要買一張通票,就可實現“一票游三地”,領略老牛灣古堡與黃河峽谷的壯美風情。
山西偏關老牛灣風景區是黃河入晉第一灣,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隔河相望,北與呼和浩特老牛灣東相連。黃河與長城在此交匯,攜手并肩前行,流經老牛灣境內 13 公里,形成了眾多的自然和人文奇觀,有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的黃河晉蒙大峽谷、有被稱為“石頭民俗博物館”的老牛灣古堡,有藝術創作的“金礦帶”——黃土高原,有最鄉土最原真的黃土高原生活、有最具韻味的黃河民俗風情、有獨具特色的黃河冰雪風貌,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老牛灣文化底蘊深厚,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這里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北宋和遼、金和西夏、明朝與韃靼的界關,處于塞外游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的結合部,是走西口的重要渡口之一。2021年,老牛灣村入選山西省美麗休閑鄉村及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5年偏關縣老牛灣鎮老牛灣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老牛灣堡位于老牛灣村的黃河東岸臺地上,城堡依地勢而建,平面呈長方形,總占地面積約5800平方米。由堡和甕城兩部分組成,堡門開于南墻正中,甕城門開于東墻正中,堡墻內為夯筑,外包行鏨條石,原四角均有角臺,現僅存東北、東南兩座角臺。堡內現存磚石、木結構古建筑4座,窯洞建筑7座。
老牛灣堡始建于明代崇禎十年(1637年),當時是一處重要的軍事要塞,處于北控黃河、南接偏關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是黃河河防長城第一堡,是黃河邊長城的起始點,也是山西長城的最西北角,是長城和黃河牽手處。
老牛灣堡北200米處,有一座敵臺——望河樓,正方形磚石結構。占地面積196平方米。底部邊長14米,頂部邊長12米,高12米,外部磚石壘砌,下部包石高3.7米,上部包磚。距地表8.5米處,向南設一窗頂劵洞口,頂部建有閣樓。望河樓始建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總兵李謙夯筑土墩。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兵使趙彥增筑包磚,建成空心敵臺。望河樓是典型的明代長城軍事防御建筑,用來囤積武器、糧草、瞭望敵情。
偏關老牛灣景區之美,在于三絕:一是長城、古堡、望河樓,把蒼涼勁健的邊塞軍事文化景觀推向極致。二是整塊孤巖伸入河峽,大谷深陷,絕岸如劈,高峽平湖,與黃河共同構成奇特的地貌和雄渾狀的做自然風光。三是孤巖之上,老牛灣人的片石為材,創造出原始石頭村落的民俗風情特色。
來源:偏關你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