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只鳥翅膀上的金屬光澤
像穿了鎧甲!”
近日
豐臺區園林綠化局工作人員
在云崗森林公園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工作時
驚喜地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在公園上空盤旋的珍貴畫面
這種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珍稀鳥類
刷新了豐臺生物多樣性記錄
也印證了區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01/
生態質量的『終極考官』
為何獨寵這里?
黑鸛堪稱自然界最挑剔的“環境測評師”,通常選擇在水質清澈、食物豐富、生態環境原始的區域活動。這種全球僅3000余只的珍稀鳥類,成年個體體長可達1米,通體羽毛在陽光下會折射出紫藍色金屬光澤,因數量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此次在云崗森林公園上空盤旋,足以證明這里的生態系統已達到“優等生”水平。
此前
云崗森林公園還監測到
白鷺、日本松雀鷹等珍稀鳥類
(白鷺翱翔 攝影:李大鵬)
(日本松雀鷹 攝影:李大鵬)
02/
豐臺如何煉成『生態磁場』?
(震旦鴉雀)
近年來
豐臺區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
通過增加城市綠地、改善水環境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等一系列措施
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目前觀測顯示
紅隼、大鶚、震旦鴉雀、大鵟
等珍稀鳥類已在豐臺頻繁現身
成為生態改善的鮮活注腳
構建多維生態系統
豐臺建成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萬畝濕地,打造永定河13公里親水綠道,串聯森林、濕地、草地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營造棲息環境。
? 打造觀鳥平臺
以永定河濕地東岸等為重點,構建“一帶、三園、多點”觀鳥平臺。綠堤郊野公園、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北宮國家森林公園掛牌成為觀鳥點,設置科普棧道,配備望遠鏡等設施,串聯公園繪制觀鳥地圖,形成“城市觀鳥走廊”。
完善監測救助體系
采取“監測站點+專項監測”模式,開展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成立中心城區首個野生動物救助站,已救助動物近千只。如今,豐臺區通過濕地監測到鳥類從2022年的141種增至215種,漲幅達52%!
當黑鸛的翅膀
掠過鋼筋水泥的城市天際線
我們忽然讀懂
最好的生態保護
從來不是將自然圈進圍墻
而是讓城市學會與萬物共生
此刻的云崗森林公園
正書寫著人與自然最動人的和諧故事
來源:豐臺園林,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